他曾为林彪集团主犯辩护
武汉晨报报道(记者李冀)“生命是脆弱的,珍惜生命,珍惜有限的时光,先生走的时候我就在他身边,老人家走得非常安详,仿佛一盏油灯慢慢燃尽了。”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晨昨夜接受记者采访时,声音略带嘶哑,几度哽咽。
记者:刑法学界将马克昌与中国人民大学的高铭暄教授并称为“南马北高”,马克昌先生的去世对中国法学界意味着什么?
王晨:先生是新中国刑法的开拓者、奠基人,“北高南马”中的“南马”就是指的先生。他为新中国刑法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一,先生对立法的贡献,新中国整个刑法的发展历程,每一步都凝聚了先生的心血。中国刑法从不成熟到日趋成熟,每一点进步先生都亲力亲为,包括对很多司法解释的制定,都非常严谨。
6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郎胜前往看望先生时,病榻上的先生提出了不少关于刑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两人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就在上周四,我去病房看望先生,先生还在关注《刑法修正案(八)》,并对个别条款进行了探讨。
第二,先生从武汉大学读书到后来任教,竭尽全力培养学生,司法界很多卓越的人才都是他的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有的在实务部门,有的在教育部门,实务部门的学生将所学落实到司法实践中去,老师们又在培养自己的学生。
第三,先生是大家、是泰斗,但从不闭门造车,始终关注中国的司法实践,对实际的案件处理,仗义执言,曾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咨询员。先生坚信理论要转换为实践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泰斗仙逝了,是我国刑法界的重大损失,先生的学识人品,都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他的人生无论从治学还是做人都是圆满的。
记者:马老一生是怎样做学问做人的?
王晨:对我来说,先生就是严师、严父、良友。
作为老师,他治学严谨,还记得那是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先生是带我的老师。那年暑假特别热,别的同学都收拾行李回家了,我们4个同学也准备回家,但作业还没交上,本想暑假返校后再交,岂料被先生知道了,他很生气,“你们是硕士,今后要做大事的人,要守诚信,怎能延期交作业”。
80年代的大学校舍既无电扇更无空调,我们4个同学只得在通风稍好点的走廊里完成作业,交了作业才放假。做人要诚实守信,这是先生给我印象深刻的教诲,至今受用。
也是在我读硕士期间,有段时间我身体不适,没做什么研究,先生批评“怎么最近没怎么出成果啊?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当时,我觉得很委屈,但后来想想,确实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至今我仍保留着1982年先生授课时的笔记,其实那真的就是一本很好的刑法教科书。
先生的一儿两女都不是学法律的,所以他把我们这些学生当作孩子一样看待,我参加工作后,别人在背后表扬我了,先生比我还高兴;批评我了,他也会非常严肃地指出来。很多时候先生俨然就是我的父亲,对我的学问、为官、做人都时时关注加以教诲。
先生爱酒,除了严肃一面,平日里更像是朋友一样,好友小聚时,先生还会唱上几句京剧,尤爱《满江红》,所有的一切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记者:马老对您有着怎样的影响?
王晨:“做人像人,做事像事”,先生教诲我30年,先生的刚正不阿对我影响很大,作为一个法律人,必须知道良心和法律,要明白准绳是什么,要仗义执言,假话绝对不可以说。
先生一辈子堂堂正正,一辈子不说假话,先生就是个很率性的人,言谈举止,都是明白展现,从不让人琢磨。
先生教给我们的是,要回归法律的本源,做个真信的人,先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都在进行法律研究,住院的第九个月里,还完成了一本著作《百罪精解》,先生就是在病房的茶几上写作,全部是自己亲笔书写,用的是方格稿纸。
记者:法学界、司法界应该怎样发扬光大马老的思想与精神?
王晨:做人,要做正直诚信的人,先生就是用自己的行动、自己做的事情和人品,影响周围的人,先生的人品在法学界有口皆碑。他住院期间,不是他的学生的人都来看他,先生思想境界很高,而且他的行为也达到了他思想的高度。
先生有信仰,他爱国、敬业,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并发扬的。
记者:先生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什么?
王晨:人活着要有高尚的信仰,才能修正自己的行为,才能做一个高尚的人。求真,尊重真理,虚怀若谷。
■背景链接
他曾为林彪集团主犯辩护
马克昌亲历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世纪审判,曾为林彪面前的红人吴法宪辩护。
他认为吴法宪可减轻罪名的几个关键点在于:吴法宪确立林立果“两个一切”的地位后,是否知道可能导致的后果;当年周宇(微博)驰无视周恩来下达的禁飞令,杀害飞行员陈修文,并驾机逃往广州,事先吴法宪是否知晓;吴法宪按叶群指示通知江腾蛟到京议事,随后叶群向江布置了查抄郑君里、赵丹等5位上海知名文艺人士住所的秘密任务,吴法宪是否事先了解叶群的真正意图。对于这些问题,吴法宪均予以否认,证人和证词也支持辩护意见。马克昌据此力争,提请法庭对吴从轻判处。获准进入庭审现场的新华社记者回忆,当马克昌道出“从轻判处”4字后,台下观众窃窃私语:原来辩护是玩真的呢!
最终,吴法宪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服刑大半年后保外就医至济南齐鲁医院。
首提武汉人大第一个质询案
1990年,担任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期间,他力主法治,强调严格执法,帮助司法机关严把案件关,他联合其他7位常委提出了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历史上第一个质询案,纠正了当时某行政机关越权办案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