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民俗学学科奠基人姚周辉教授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91093567
本馆由[ 谦谦君子 ]创建于2012年04月09日

姚公,我的恩师

发布时间:2012-04-12 23:39:04      发布人: 谦谦君子

孔子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我没有修过姚老师的课,但姚老师的确是我的恩师。

大学时,姚老师开的课是“民间文学”。那时,年少轻狂的我因为无知对此毫无兴趣,自然没有修这门课。谁知却成了终身的憾事。

姚老师做了我们四年的班主任。还记得,我们刚进校时,老师也是刚毕业。一脸书卷气,跟女声说话时经常会脸红,感觉上有些腼腆。老师为人谦和,说话温婉,待人坦诚,从未将我们看作“小毛孩”。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师生关系还可以这样!

然而,也就是因为老师的"好说话",也经常受我的欺负。那时,我是班上的文体委员,系里的文娱委员,由于工作关系,与老师接触的机会自然比其他同学多些。老师心细如发,关心每一位同学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考虑问题十分周全。年少气盛的我,总觉得老师做事不够干脆利落大刀阔斧,便常常与老师发生争执,言辞中诸多不敬。老师却从未计较过我的态度,总是耐心地听我发完牢骚后开导我。也是那时,我终于明白原来做人应该这样。

姚老师也很关心我的个人成长。不知多少次,老师牺牲中午的休息时间与我谈心聊天,希望我在各方面能更上一层楼。言辞诚恳,苦口婆心。可惜那时的我,真真太不识好歹。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入党问题。可能是我那时的学业成绩尚可,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也比较活跃吧。记得老师第一次跟我谈这个问题是大二的时候,当时学生党员并不多,低年级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但每次我都推三推四,借口自己不够条件,就是不肯也不敢把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老师。结果,仅此一件事,却劳累老师每年都要花经历花时间跟我谈直到毕业。虽然我最终辜负了老师的期望,但也就是那件事,让我认定老师为吾兄长。

毕业后从未主动回学校拜见恩师,借口工作忙,总以为见面机会甚多。再相见已是老师要去温州前的告别宴了。虽然多年未见,老师风采依旧。对我的情况甚是清楚,老师那些关切的话语至今回响在耳边。惭愧的是我对老师的情况却知之不多,关心不够,真真无地自容。

如今恩师仙去,唯有以恩师为榜样,好好做个人,做个好老师,方能不枉恩师对我的教导,不愧为恩师的子弟。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