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容妈妈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80417255
本馆由[ 碧容妈妈 ]创建于2011年07月14日

碧容妈妈日记:给父亲的一封信《上》

发布时间:2015-01-09 22:05:07      发布人: 碧容妈妈
 

 

我的父亲——吴伯凤又名吴镇华,生于1919年,卒于1956年,今年是他诞辰九十六周年,也是逝世五十九周年的纪念日,我这里把我对他的思念之情用文字表达出来,一是我觉得好受些,二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我的心情,这叫“子欲养,而亲不待”,而最主要的还是还原当年一些历史真象,让世人各自有自已的想法。

 

大爷:你好!(我几十年就是这样叫的)

五十九年过去了,你如果投胎转世已经是一个老人了,也该退休了。我由当年只有十岁的一个小儿现也变成“两鬓苍苍,胡子白”的一个老人了,我们阴阳两隔,时间如梭,说好混也好混,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说得不好混也难混,这几十年中,我们的上三代吃进了人间苦难,由于社会的原因,天灾人祸,所以不幸的事这几代人都领受过。

我和你相处的时间不算长,我五岁时才对你有较深的印象,到十岁时,记忆清晰了,有了感情后你又突然离开,有些事很模糊很矛盾。往事都有是你的朋友,学生,及家人向我说的。

印最深的也有好几件事:

 

我的读书:

我有记忆时,就在你的身边,你工作的地方是当地条件最好的单位——彰加场中心小学,那里有教师好几十个,儿时不识数,只知道吃饭时有好多桌子,老师们挤来挤去的印象,那时还没有幼儿园,我又不够上学的年龄,学校当年共有二个儿童,都比我大很多,你教我和他们一齐玩,一出校门他们便模我的头,掐我的脸,还教我为他们背书包,我不愿意他们便动手打我,从此我就不和他们一起玩了,我老想找你,你说你要教书不准我来纠缠你,你就叫我看书学习,那只是安钝我的一种手段,那年没有多少课外书籍,只有“连环画”和“少先队报”两种书报可看。

“少先队报”一个星期才一张,小小的四版,字多图画少,我不识字,几下就看完了,你便叫我看“连环画”那种书是图画多字少,我很喜欢,一本书我静下来可以看一天,那种书很奇妙,一个人物是干啥的我不懂,我只凭他的帽了和衣服就知道这本的内容,但是书太少,满足不了我的好奇心,我便在学校中晃来晃去,一会儿趴在这个教室外听这个教师讲课,一会儿又趴在那个教外听那个教师上课,须说听不懂,但内容也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可能是你看出我喜欢读书吗?还是是严重的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次序,你便送我进教室读书,当年好象只有四岁多一点,开始我还听话,时间一长我就不愿意上课了,因为上课要坐四十分钟,我坐不住了,老师又不让我出来,我厌学了,记得你为了眶住我,每天上学前给我一扎豆腐干,每扎有十个,每个有成人的二指宽,中指长,好象是三分钱一扎,是用稻草捆绑在一起的,一个月后我安静了,不逃学了,豆腐干也吃不成了,记得读到小学二年级了便开始学习加,减,乖,除,我学习明显的憾到吃力了,你做我的工作,叫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从新学,而且还讲了这是贯彻苏联的新五年学制,如何好!如何好等等,我也不懂,就从一年级开始吧!这时,我就成了一名正式的小学生。

 

我的吃饭

那时我住在学校,我觉得我过上了幸福生活,天天吃大米饭,而且是三菜一汤,味道特别香,三天一次大“牙祭”还随便吃,回到乡下,就是那碗豆糊糊和高梁糊糊,又苦又涩,维以下咽,有次,我偷偷的放了点猪油,那味道不错,第二天,第三天,我还是这样做的,谁知被爷爷和奶奶发现了,他们把我叫到他们面前很严肃的对我说,这点猪油是客人来才吃的。如果吃完了我们拿啥东西招待客人,没有好吃的东西就没有客人了,那我们家多没有面子,你这种要吃得好的东西我们养不起你,你还是找你父亲去。实际上我清楚的记得,我偷吃的猪油就那么一点点,因为罐中的猪油冷却后边沿部份高出中间那部份,明显有一条线,当年我也知道那是我家最珍贵的东西,是不能随便动的,我用一根筷子尖尖沾了一点点,如果用现在的天平称一称最多就那么一克或者二克而以,

实际上你也不想我到你身边,我也明显感到你烦我,不为别的,还是在吃饭上,现在回想起来也是我的不对,那年太小了,只有几岁,不懂事,又没忍耐性,记性又不好,每次开饭时总是在前面,把碗中的饭压了又压,生怕吃不饱,为了这件事你的同行不知取笑过你多少次,你也给我说过几次,当时记着了,几天后又忘了,吃饭时,一看到大米饭什么记性都没有了。记得有次你把我领到校外的一遍树林中用树条使劲打我一事,你还边打边哭。

没有办法,小孩子就是嘴馋。

在当年,是不是著名哲学家梁漱溟先生提出的工人生活在九天之上,而农民生活在九天之下呢?

                                                                                                            201519星期五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