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兆财,原名郑兆康,生于涟水县岔庙乡百子村,7岁入涟水县实验小学读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涟水县初级中学。1939年3月1日,日寇侵占涟水,他被迫中断学业,辗转到沪、粤等地谋生。1945年与梁梅女士结为伉俪。1948年举家迁居香港。
1952年,他买了三台毛衣
[1]
编织机,打毛衣卖。这时郑先生夫妇的生活,就是白天卖油条、烧饼,晚上编织毛衣。直到1954年,郑先生夫妇才在铜锣湾轩尼诗道519号购买了半间房做门面,创办了巴黎百货公司。几经奋斗,使自己在香港的事业逐渐走上正轨。1962年,他又在九龙弥敦道开设分公司,继而增设制衣厂、织造厂。承继“以勤劳求生存,以诚信求发展”之祖训,生意日渐兴隆。
1982年,又创巴黎毛冷百货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迄今。
1982年中秋佳节之际,捐款1.5万元作为家乡岔庙乡百子村通上电。
1983年春,为母校
涟水中学筹建科技大楼主动赞助45万元。
1993年春,为江苏淮阴教育事业与改善教育条件捐助30万元。
1997年4月,捐款300万元兴建(涟水县)郑梁梅小学。
1997年9月,又捐资1000万元兴办(涟水县)郑梁梅中学和进一步完善郑梁梅小学。
1998年,捐资2000万元,兴建了(涟水县)郑梁梅高级中学。并捐资2000万元,兴建一座能容纳7000人的
多功能会展体育馆。
自1997年起,他连续捐赠1.2亿余元,兴建了郑梁梅系列学校。郑梁梅学校现有300多个教学班,在校师生近30000人,成为当地“窗口学校”。
2005年起,先后五次考察连云港市艺术学校,先后为学校捐资50余万。
2007年6月13日,江苏省委书记
李源潮欣然为郑梁梅学校十周年校庆题词:“十年办学,成绩斐然;爱国爱乡,真情可嘉。”
2008年,获得涟水县人大常委会颁发的“涟水县人民奖章”,以表彰他在涟水教育事业的贡献。
2008年5月22日,汶川地震后,为灾区捐资200万元以帮助学校建设。
2008年12月,捐资20万港元资助连云港新浦区花果山乡贫困优秀学生。
2009年,被评为5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江苏人物”之一。
2011年,郑兆财荣获“感动江苏教育十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