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瓒教授生平简介
(官方文稿)
李继瓒教授出生于1934年3月,山西万荣人。1940年1月至1954年2月先后在山西万荣、陕甘宁边区仪祉农校、西北农学院工农速成班学习;1954年3月至1956年8月在新疆奇台县农技站工作,任技术员、区农技站副站长;1956年9月至1961年8月在兰州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学习,1961年9月至1977年7月在山西大学生物系任教;1977年7月起在我校原生物系任教,1979年任讲师,1988年任副教授,1994年任教授;1993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并任西北大学支委会副主委、农工陕西省委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1994年12月退休。2011年2月7日9时45分在西安不幸逝世,享年77岁。
李继瓒教授生前主要从事植物生态学与山地植物学、园林绿化与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是国内生态环保领域的知名专家。在教学上,他对待学生满腔热情,备课认真,兢兢业业,诲人不倦,深得学生敬爱和好评。在科研上,他勤于钻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曾于1979年、1986年两次获得山西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1979年底撰写《生态学对话》发表后,受到中科院学部委员侯学煜先生高度评价,许多省市电台、电视台连播,于1980年获得“陕西省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著述、编著和参编了《中国植被》、《中国珍惜濒危植物》(红皮书)、《陕西森林》、《百花苑》、《山西中草药》及其续编、《植物——生命的绿色旋律》等多部著作,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科普文章250多篇;特别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在编印《陕西种子植物名录》一书的基础上,着重提出《陕西产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与《陕西省地方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及保护措施和实施方案等,均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全文采纳;他还积极承担了华山申报世界遗产的考察、文字撰写与评价任务,为该项工作提供了宝贵翔实的资料,并主要参与了重要文献《华山志》的编撰工作。因为李继瓒教授的卓越工作,他的事迹被收录在《中华名流人物访谈录》中,还被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栏目进行了报道。
李继瓒教授一生勤奋好学,要求进步,工作努力,曾被评为新疆奇台县模范干部、“全国科普积极分子”和“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他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热心服务工作,曾任多届系工会副主席、主席,并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称号。他还积极参加多种学术组织,曾兼任中国植物学会科教委员会委员、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植物学会副秘书长、西安市科技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
李继瓒教授视绿色为生命之色,为了生态及环境科学的研究和教学贡献了毕生精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陕西省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兼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主任,他的人生格言是:“叶绿素是生命之源,科学家是人民的叶子。我愿作棵小草或一片绿叶,尽力繁殖绿荫,造福人类,高奏生命的绿色乐章,奉献和给予是我的内核和心声”。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退休之后,仍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奔波劳碌,虽已七十高龄,还亲力亲为,带领西安“大学生绿色营”进行“丝绸之路”生态考察,上秦岭登太白、翻越天山、下吐鲁番坎儿井……。直到去世的前一天,他作为丛书主编,还在为“2011·西安世园会”系列丛书的出版呕心沥血,真正是工作和奋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这种献身绿色科学事业的精神,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李继瓒教授治学严谨、踏实、实事求是,为人正直、热情、诚恳,他大爱无私、事业心强,坚持原则、善于合作,对学生要求严格,既教书又育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受到学生的普遍爱戴和社会各界的尊重。
“ 师魂甚笃泽惠桃李,德范堪钦绿荫子孙”。李继瓒教授的逝世,在植物生态学与山地植物学界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老师、好同事。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工作,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李继瓒教授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