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大人安息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72711712
本馆由[ 寒山晚秋 ]创建于2013年06月05日

想起了我跟妈妈学化学的一段往事

发布时间:2013-11-15 16:23:00      发布人: 金雷
 

 

想起了我跟妈妈学化学的一段往事

金雷

112日,也就是寒衣节前的一天,我和弟弟、妹妹、晓晨、德芳来到了妈妈墓前,祭奠他老人家。11月了,你在那边生活的还好吗?”“11月了,天气逐渐变冷了,你可一定要注意添衣服啊!……11月的问候,11月的思念,让我一下子又想起了也是11月跟妈妈学化学的一段往事。

那是1977年的11月,中央下发通知恢复了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就停止了的高考。听到这一消息后,我便跃跃欲试,想圆自己的大学梦。但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包括化学在内的整个高中课程都要从头学起。在工作时间不能占用和来年1月就要考试的情况下,这可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除了自己要拿出点废寝忘食、争分夺秒的劲头来之外,还必须将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优势都充分利用起来。

本来妈妈在我的心目中就一直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上。这种时刻,我当然首先想到的也会是她,想到了在学习化学这门课程上一定要走妈妈的这条捷径。

妈妈是建国前从全国最有名的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毕业的高才生。毕业之后的几十年工作经历,又让她将学到的课本知识与实践技能紧紧地结合到了一起。在她的工作单位里,她那扎实的化学知识功底和过人的化工操作技能,都是人人皆知、有口皆碑的。

我跟妈妈学化学,不需要妈妈去备课,更不需要妈妈采取“填鸭式”的那种教学,采取的完全是“请教式”的学习方法。即由我先看书本,然后将重点、难点问题梳理好,向妈妈请教。使用这样的方式,并不是我们的事先约定,而是完全靠那种日久天长的母子默契而自然形成的。

我跟妈妈学化学,既让我看到了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给予和付出,又让我感受到了一个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同时,还让我领略了母亲的光彩,增添了对母亲的崇拜。

因为是刚刚恢复高考,当时可用的教材特别缺少。就在我为找不到化学教材而着急的时候,妈妈却默默地将一本《礼氏高中化学》交到了我的手中。尽管这本教材是前苏联编写、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版的,但毕竟是雪里送炭、解我所困了。我不知道,这本教材她是用什么方法、从什么地方找来的;但我知道,她在我的这件事情上肯定是上心的,肯定是急我所急的。

那时,我在外地铁路上工作,一般一个月左右才回家一趟。但为了能跟妈妈学化学,我回来的次数多了,有时甚至是头天傍晚到家、第二天一早就往回赶。但只要我回家,妈妈晚上吃完饭后总是坐在方桌边上,一边织毛衣,一边陪我学习或是回答我的提问,直到十点以后才会离开去睡觉。我知道,这时候的她,已将全部精力都放到儿子高考的学习准备当中了。

妈妈上学时肯定没学过《礼氏高中化学》。但这本书的内容,不管是无机化学还是有机化学,她把握得就如同驾轻车走熟路般的自如。我向她提过的问题总有上百个吧,但没有一个能奈何得了她。刚接触化学的人都会感觉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一个难点,但对她来说,这就是信手拈来的事。而且她作配平方程式时还会提醒你——“这个反应是可逆的”、“这个反应须在加热状态下”……元素周期律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可我怎么也没想到周期律中的100多种元素竟会是那样牢牢地印在了妈妈的脑海中。随你怎样问,哪一种元素的排列位置、性能、原子价等都能准确无误的给出。太让我佩服了!当时的我,感觉妈妈就像一个难不倒的化学巨匠一般,高大、深邃、无懈可击。

我跟妈妈们学化学,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一问一答学习过程中的那种神思雀跃,那种言必有中,那种轻松自如,既充满了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又充满了母与子的情感交流。这种寓幸福于问答之中的学习,让我没了枯燥感,更没了厌倦感,一个个化学符号都变得有意思起来,竟能完完全全地进入到了学而不厌、乐此不疲的精神状态之中。

我跟妈妈学化学的这段往事,尽管时间很短,但是收获很大,让我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尽管距今已很遥远了,但是依然很深刻,恐怕我这一辈子都难以忘怀了。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