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曹明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45334510
本馆由[ loukang ]创建于2014年07月25日

抗战老兵母亲英魂永存!

发布时间:2016-04-01 14:19:01      发布人: loukang
                            7月23日,母亲辞世一周年的祭日
            老照片---忆抗战老兵母亲
            老照片---忆抗战老兵母亲

                               当年新年代剧团演《雷雨》中饰四凤(剧照)  
                 

    

                                                                                   (原文)  

                                                                                服务的自述

                                                                                     曹明

    为了遵从莲花馆主先生索稿的盛意,我终于不觉自惭文拙,拈起生疏的毫管来,在纸上留痕。当笔颖触着素笺时,我却又感到了茫然,写什么呢?还是想到就写吧!让心音深刻在字迹里,而忠实地展露在读者的眼前。

    燕地早秋,卢沟桥燃起烽火的日子,却已是梧叶初黄的时节,巨大的航轮载着千百个恐惶沉重的心,驶过骇浪惊涛的海洋,而逃亡到上海,逆旅中的一夜,我初认识了无线电收音机,当时我认为是一件新奇有趣的玩意儿,疯狂似地爱好着。

    沪战发生,逃到后方去,开始了漂泊的生活,流浪途中,曾经出入枪林弹雨中,作战地医院的护士,也曾跋涉关山度过了漫长的话剧舞台生涯,偶一瞑目凝视,逝去的一切,便重新在回忆中映出清晰的影子,往事是值得回味的呵!匆匆八载,如在梦中。胜利后,陆军第一百军由湘至鄂,复顺流东下,奉令驻苏北,我服务于该军政治部,遂随军来泰县,泰县离上海近了,我毅然辞去军职,解下戎装,而再度投入渴别了八年的上海的怀抱!

谁能预料到,八年前盼望作报告员的梦,今日实现了。

   记得初上话筒时,心头跳动得很厉害,脸上火热地,呼吸异常的急促,两眼注视着麦克风,不敢旁瞬,想着:「说出一句话时,有很多人可以听到呀!」便觉得如同牧师,登圣坛似的,仿佛负有神圣的任务,想起那时严肃的情形,的确紧张的太可笑了,现在我比较进步了,追本溯源,还应该感谢杨慧娟小姐给予我的教导和鼓励。

   每日静静地独自坐在播音室里,看着旋转地唱片,它对我抛掷着无数的笑窝,我悄然地悠闲地坐在唱机旁,其时只有话筒钢琴是我的伴侣,昔日的草原上持枪跃马,乘风奔驰,现在都成了往事陈迹。

   日间的播音生活是清净的,如清溪的流水,缓缓地平平地,没有一丝微波,但是我一点也不感到寂寞,对着话筒我报告着节目和广告,告诉听众们哪一家皮鞋最好,要批发大宗的日用品到哪里去,我将诚恳亲切的心情,溶解到语调里,热怀地奉献给听众。

   最使我快樂而兴奋的,是晚上八时以后,听到室外隐约地电话铃铃地响,我的心起了轻微的喜悦的跳跃,不知为什么,我对每个听众都有一种亲切的感觉,电话声是不断地响,尽管是在这炎威逼人的夏夜,播音室内又是那样的令人窒息,可是,我一点也感不到厌倦,当我接到上面写着:某先生点唱××纸条时,高兴地含笑着去找点唱的片子,起初不容易找到,常常找得满头大汗,现在我记熟了,伸手就可以拿到,一面报告着,一面清理着唱片,有许多老听众,譬如浙江路柯先生,只要接到他的电话,我便知道一定点唱是「马来风光」「小弟弟」,还有国华大楼的听众,空军第八大队的听众们都是每天打电话来的。并且还有听众写信来点唱。

    两个月来的播音生活,引起我浓厚的兴趣,同时我知道短短的时期中,我一定还有许多缺陷和不良的地方,今后,当随时随地的学习,并希望播音界的前辈和听众们,时常赐予我纠正指示和教导。

 

(编者按:)曹小姐,燕产,为人豪爽英俊,口才伶俐,更擅搦管,铁报辛报及各杂志等,常有杰搆刊载。对新文艺具有相当修养,字里行间显露出满腹忠挚,不虚伪,无奸诈,天真绮丽,亦一文坛健将。曹小姐对话剧艺术亦具深渊学识,舞台经验丰富,在大后方含辛茹苦,为国效力,曾任后方剧团编剧,暨任政治部中尉指导员軍职,确是一位博学多才,不可多得的隽才,现已卸下戎装投身播音界,服务于能维雅电台,虽为时甚暂,但听众爱戴备至,电话不绝,函扎盈筐,足证曹小姐之口才及其为人也。

 

(注:这本杂志,是民国三十五年七月十八日出版,即一九四六年,上海《胜利无线电》播音板,半月刊。)

               

                      医院留医时输完液后(脑蛋白),起身敬了一个军礼(一时清醒)

                            我当时刚好接完一个电话,用手机抓拍下这一情景。

        我好奇的问她;妈,你怎么会想到敬一个军礼?母亲淡然的说;我多少年没做过这样的梦了,

        不知到怎么这几天我常在做梦,梦见了抗战时在军队的许多往事,我总算是打过鬼子当了几年兵嘛。

                           母亲于2014年4月入院,7月因病医治无效辞世,享年九十二岁。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