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开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改)已经几年了,而对于课改的认识,之前只是懵懵懂懂地人云亦云,只知道以人为本只知道冠以新课改理念,而真正意识并逐渐从自身转型还是从今年的赛课开始的,直到最近在霍桥、槐泗区教研活动时才若有所悟,理解上更深了一层,而这些全在理念的宣传之上,真正在课堂上的还不多见。老师放不开手,牵引包办的手脚仍然感觉放开不足。
今天适逢扬州市“成长杯”有效课堂综合展示活动在扬州中学举行,有幸被教育局推荐观摩颇为感动,一看有白振宇老师执教,心中不禁窃喜。白振宇其名早在04年我刚接触物理参加新课程培训的时候见过,那是在苏科物理新教材的研讨会上,白振宇作为编者之一位列其中,仅此而已,而更多的是一种仰慕,今天能一睹其课堂风采,心理距离自然就被拉近了许多。
白振宇老师是第二节课,虽然前一节课下课推迟了一些,却丝毫不见其紧张着急虚离之意,呈一副沉着自然稳健之态,首先给上课的学生包括观摩的老师一种先入好感。白老师执教的是一节八年级《质量》一课。整个课堂在一种轻松愉快、师生积极互动、课堂气氛极为和谐、教学效果极为有效的氛围和过程中度过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说实话,为师十一载,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课后在教者自述课堂设计的思考中我才得知,这是节原汁原味的省级一等奖的竞赛课,备课时间两小时,辅材一书一参考而已!
《质量》一节主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框架内容是为建立质量的概念,知道什么是质量,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并理解质量的不变性。重点是利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难点是对质量概念的建立。以往的教材设计的理念普遍是比较同种物质如铁钉、铁板,不同种物质如棉花、铁管等引入质量,然后介绍托盘天平的使用,最后再介绍质量的性质。
白老师执教的这堂课,从学生早饭吃多少才饱开始,引导学生在学校,在月球吃多少才饱,与什么有关?分别从通俗和物理语言介绍了质量的概念,接着以学生阅读说明书自主或合作探究认识学习托盘天平及使用,师提出在使用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来教学托盘天平的使用注意点,最后再引出质量的不变性,还为下节课的密度学习做了较好的铺垫,整节课流畅、自然、有效。本人感受颇深,仔细咀嚼,反复体会,觉出一些味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