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耕调任钨铁厂工程师
1936年,张桂耕调任钨铁厂工程师。1937年春,被派往德国考察钨铁冶炼技术。张桂耕认为这既可学以致用,又可实现他工业救国的风愿,遂全身心地投入这项工作。到德国后,他发现钨铁厂生产技术是保密的,不让进厂考察,计划一时受挫。但他毫不灰心,为设法掌握钨铁冶炼技术,他先到克虏伯莱茵豪森的硅铁厂考察3个月,后又转到萨克森的电化公司硅铁厂和电石厂考察2个月,最后到柏林工科大学冶金试验室进行了钨铁冶炼试验。这次赴德考察铁合金冶炼前后达8个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深得上司好评。钨铁厂厂长杜殿英在1939年的资源委员会月刊上著文写道:“钨铁厂之筹设,国内尚属创举,这项工程即在欧美各国亦不多见,故研究制炼钨铁之人才,甚难物色,本厂为养成此项人才计,曾于二十六年(即1937年)2月间派工程师赴德实习,同年10月回国,该员等对于电冶工程,颇具心得,将来堪负冶炼之责。”
钨铁厂经一年多的建设,于1938年7月基本建成,正拟于10月投产时,抗日烽火蔓及江西,为保全国家财产,奉令停止建设,迁走机器,终使该工程半途而废。尽管如此,江西钨铁厂确是我国自办的第一座正规的铁合金厂,工厂虽没建成,却培养了一批工程建设人才。其中,张桂耕乃是我国派出专门考察铁合金冶炼技术的第一位工程技术人员。1944年,张桂耕在资源委员会专刊《资源季刊》上发表的《钨铁合金》一文,则是我国最早的专门论述铁合金生产的重要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