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夏声求学生活
顾夏声的父辈一代多在教育界和工程界工作,也从小就立下志向,一定要扎扎实实学好知识,用自己学到的一技之长来报效祖国。 早在中学时代,顾夏声就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要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全部弄懂弄通,争取考入他心中最向往的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1936年夏天,顾夏声被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录取。正当顾夏声踌躇满志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时,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刚刚读完大学一年级,就爆发了8.13淞沪战争,日本侵略者全面进攻上海。顾夏声的家乡是无锡,离上海很近。所以,战争的硝烟也同样笼罩在家乡的上空。 为了躲避战乱,顾夏声全家逃往浙江东部的一个小镇暂时住下来。1938年才重返上海。这一年秋季,顾夏声在法租界的交通大学临时校舍里继续大学生涯。 交通大学土木系当时分设结构、铁道、道路和市政四个组。读到大学四年级时要分组上专业课。本来顾夏声是想学习铁道工程专业的。但最终选择市政工程作为自己的攻读方向,还因受到当时市政工程组负责人顾康乐教授的影响。他对品学兼优的顾夏声说:“医生治病,可以使病人恢复健康。而市政工程可以预防疾病,更是一件有益于大众老百姓的事。可是,如今学习市政工程的学生实在是太少了……” 顾夏声觉得老师说得非常有道理,就选择了市政工程专业。并为之付出了半个多世纪的心血。顾夏声当前所从事的环境工程科学,就是在当年市政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顾夏声去美国留学。1948年在得州农工大学取得卫生工程科学硕士学位后,为了尽量多吸收一些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经验,顾夏声又来到新泽西州RUTGERS大学环境卫生系,在著名的污水处理专家鲁道夫斯教授指导下当研究助理。后来,又在芝加哥水泵公司污水处理设备研制部工作了一年多,还参加了美国一个大城市污水厂扩建的设计。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程设计实践中,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