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士顾夏声1918年5月6日出生于无锡张泾的一个望族世家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困扰着人类,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我国对环境的治理和重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可早在建国初期,无锡人顾夏声就在这方面默默地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半个多世纪来,作出了相当贡献。
顾夏声1918年5月6日出生于无锡张泾的一个望族世家,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46年赴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留学,1948年获卫生工程硕士学位,曾任美国芝加哥水泵公司污水处理设备研制工程师。1949年4月回国,先后任唐山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卫生工程系副教授,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教授,给排水教研组副主任、主任,环境工程教研组主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顾夏声一生从事给排水和环境工程的教学,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专门人才。他还担任了国家教委环境工程教材委员会主任委员,为编写高等学校的环境工程教材花去了大量心备。从1983年起,他招收环境工程学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培养环境工程科学的高尖人才计19位博士,有的已成为我国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1995年荣获“全国环境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顾夏声还利用课余时间从事于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的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提出了培养颗粒污泥的结构模型及其形成的“晶核生长”学说,由此找出了培养颗粒污泥的优化条件和关键技术,这一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我国多个污水处理工程。开发的UASB反应器处理啤酒等废水的新工艺,研究成果已列入我国“国家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和“国家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北京碑酒厂建成了一座常温UASB反应器,被国家环保局列为示范工程。
顾夏声还取得了“硫酸盐还原作用及厌氧消化的影响与控制”、“难解有机污染物的可生化性和处理工艺”、“氧化塘废水处理”等多个成果,著有《废水生物处理数学模式》等七部著作,发表科学论文90多篇。他是国内外知名的环境工程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