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月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室任导演。
路学长
1991年拍摄电视剧《梅女》、《小分队》。
1995年编剧并执导电影处女作《长大成人》(《The Making of Steel》)。
1999年编剧并执导电影《非常夏日》(A Lingering Face),
该片获第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特别奖(2000年)
第七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最佳新人奖(2000年)
第十届上海影评人奖十佳影片奖(2000年)
第53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参赛作品。(2000年)
意大得乌迪内国际电影节参赛作品(2000年)
2000年签约北京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路学长电影工作室。
2002年编剧并导演电影《卡拉是条狗》
该片获第十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2003年)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演提名奖(2003年)
第四届华语传媒大奖(内地)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配角奖(2003年)
第53届柏林国际电参展作品,(2003年)
香港国际电影节闭幕电影。(2003年)
2005年编剧并执导数字电影《租期》,
该片荣获东京国际数字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2006年)
荣获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提名奖 (2006年)
荣获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数字电影奖 (2006年)
艺术生涯
他前两部作品1997年的《长大成人》和1999年的《非常夏日》的主人公都是青年人,《长大成人》是一部少年的成长史,电影跨度长达二十多年,通过影片他力图表现他们这一代人对生活的
路学长
思考和热爱。影片朴实的画面当中,包含着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文的关怀。
他则更偏爱隐藏在画面背后动人、真挚的电影音乐日前,笔者与路学长对共同偏爱的音乐话题侃侃而谈,在路学长的无限感慨中,感受他那一段为音乐而狂的日子。
身为音乐人
同许多舞美出身的导演一样,路学长也有深厚的美术根基,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的专业学习以及进入电

路学长活动照(20张)
影学院前连环画绘制工作的磨练使他的影片中总是浮现着古典油画般浪漫惟美的气质。
”在同龄的伙伴们还沉溺在邓丽君悠扬甜腻的情歌时,活跃的个性使路学长在少数朋友的“毒害”下迷恋上了肯尼罗杰斯、戴安娜罗丝。
《回到拉萨》
“宁缺勿滥”的个性使路学长的电影作品仅有《长大成人》与《非常夏日》两部,而他拍摄的惟一一首音乐电视《回到拉萨》则堪称内地MTV之中的经典作品。对郑钧的这首音乐电视,路学长着实下了不少功夫。
郑钧签“红星”时想找一个不吸毒的吉他手,因为一些优秀的吉他手资质不错却有着吸毒的陋习,最后郑钧选定了朱洪茂。“于是我们也就成了好朋友。郑钧对电影也非常喜爱,于是在拍MTV时他就指定要我去做。我个人比较钟爱具体的东西,不是说抽象的MTV不好,只是我不太热衷。我听到郑钧用吉他给我现场演唱的《回到拉萨》后,感觉郑钧对拉萨投入的个人情感很深,考虑良久后,我决定把MTV分成两个部分:一半是拉萨的外景,着力表达郑钧对西藏的向往以及对拉萨的崇拜;一半是在北影厂摄影棚搭制的现代舞台内景,为了还原音乐一个真实的现场环境,程进、卫宁、洪茂和郑钧组成的乐队与观众直接交流。”
虽然路学长对《回到拉萨》的MTV倾注了不少心血,但路学长却声称:对《回到拉萨》MTV的“成品”一遍没看。他解释道:“我的导演思路在电视中播放时被人肢解、改变了。一些舞台上下的交流场面,可能由于太真实而被剪掉了,而一些剪辑的顺序也被人改变了,所以我不想痛心地看它。”
罗大佑
身为电影导演,路学长对电影音乐的选择有他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电影音乐既要简单,又不应该自成一套,它要为画面的气氛服务。路学长表示:一段音乐在单纯的播放和配合画面播放时是两种不同的感觉。画面与音乐往往能产生一种无法言喻的美感,那是电影音乐最迷人的地方。内地的影视创作往往习惯在煽情的画面中,把音乐完全地推上去,这是一个误区,而他则更偏爱隐藏在画面背后动人、真挚的电影音乐。
路学长的第三部影片已正式定名为《飘来飘去》,记者断定路学长是不折不扣的“大佑”迷。说起罗大佑,路学长在言谈之中充满了敬意,不知是有意抑或是无心,路学长把罗大佑称呼为“罗大哥”,这也足见大佑歌曲对他的影响。他告诉记者:“咱们这一代都是听他(罗大佑)的歌长大的,他的作品影响了咱们一代。我在《长大成人》中借用了《未来主人翁》,而下一部也用了那句著名的歌词‘就这样飘来飘去’。但是我决不会重复自己,COPY大佑。《飘来飘去》的音乐,不会用罗大佑的作品,也不会用煽情的音乐,我力争做一些完全为影片、画面而服务的音效。至于效果,让大家去评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