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命中的挚友—之一
发布时间:2015-10-23 07:22:12
发布人:
丹丹
因为我们两家住在同一个胡同,因为我们两家大人都非常熟悉,所以,没有任何的邂逅,没有任何的场景,我俩,就是认识,就是熟知,好象天生的。
上学前的记忆比较模糊。上学后,我俩在同一个班级里。她个子高高的,总是坐在最后一排,我个子矮矮的,总是坐在第一排。由于家离得很近,我们还在同一个学习小组里。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但我记得是上学后不久,我俩就成了好朋友。
距今快50年了,如同阴阳两极的两个人,却成了一辈子的挚友。我们俩在许多方面都是反差特别大的:她高大,我矮小;她粗犷,我细腻;她擅动,我爱静;她好武,我好文;她聪明,我勤奋;她刚强,我柔弱;她漂亮,我普通。阴阳两极,可以水火不容,但也可以相得益彰。我们选择了后者。我清楚地记得,一天放学后,走在回家的路上,身前身后都没有同学,我俩突然不约而同地说:“让我们做最好的朋友吧!”虽没有“桃园三结义”,也没有“拜把子”仪式(从小我们经常听老一代人讲这方面的故事),但我俩说定,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永远不相争。那是“文革”初期,到处都是争斗的年代,那是一个极期特殊的年代,所有人都身陷在争斗中,在学校斗老师,在家里斗父母,在社会斗对立派。而两个小女孩子却做出了一个“永不相斗”的约定。
这一约定,让我们魂牵梦绕五十年,时间没有隔断我们的友情,空间更没有阻挡我们的思念。自从有了这个约定,在任何可能出现竞争的场合,我们都有意地回避。比如,打扑克,我俩必须一帮(当时我们叫一伙),否则,我们俩人就双双退出,宁愿不玩。但是,我俩参战的所有游戏,我们组基本上都是战无不胜。跳皮筋,她负责跳高的,我负责跳矮的;打口袋,她打得狠,我接得稳。在所有游戏活动中,既使出现失败,我们也决不相怨,而是互相鼓励。这情景让同学们非常不理解,也曾绞尽脑汁地想把我们拆开,甚至动用一点小计谋,编瞎话,想让我俩相互斗。但是我俩的约定是:听到了传过来的瞎话,无论多么象真的,绝不可当真;其次,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一定立即去向对方核实。这么一来,瞎话自然不攻自破了。时间长了,同学们也就都不得不认可了。但是我俩不自傲、不自满,我们俩都会努力向对方学习。我喜欢手工,织、编、钩等手工艺都是我的长项,她也会跟着我来试着学,试着做;所有体育项目是她的长项,尽管我学不来,但是我也会努力。她是学校的乒乓球队主力队员,她参加训练的时候,我就在学校等她、看她;久而久之,我这个与体育无缘的人,竟然也喜欢上了乒乓球。她看出来以后,就有意识地训练我。学校乒乓球队扩招,她竟然偷偷地给我报了名。但是,也许天公不作美,录取考试那天,我却发烧了,没能参加考试,也就失去了一生中唯一一次与体育结缘的机会。可是直到今天,在所有的体育项目中,我对乒乓球情有独钟。在小学我们读了六年半,这期间她是我的坚强后盾和靠山,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不能说话的,但是男同学却可以欺负女同学。瘦小的我,从来没有被人欺负过,对此,她是功不可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