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合·乔治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656610374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2年04月29日

签署《凡尔赛和约》

发布时间:2012-04-29 16:18:30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劳合·乔治,英国自由党领袖。1890年当选为英国下议院议员。1911年任财政大臣期间提出国民保险法,被公认为英国福利国家的先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军需大臣、陆军大臣等职。1916年12月7日出任首相,对内扩大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战争结束后,在英国保守党和英国自由党联合政府中,劳合·乔治仍任首相。1918年议会通过选举改革法,扩大选民范围,颁布国民教育改革法,实行14岁以下儿童的义务教育。1919年他出席并操纵巴黎和会,是巴黎和会“三巨头”之一,签署了《凡尔赛和约》。1921年给爱尔兰以自治领地位。
中文名:戴维·劳合·乔治外文名:David Lloyd George国籍:英国出生地:曼彻斯特出生日期:1863年1月17日逝世日期:1945年3月26日
职业:政治家信仰:基督教主要成就:领导英国取得一战胜利

颁布国民教育改革法

签署《凡尔赛和约》
目录人物简介人物经历
少年时代
进入议会
贸易部长
财政大臣
劫富济贫
打垮上院
解决社保
马可尼事件
爱尔兰问题
战争风云
军需部长
战争决策
陆军大臣
战时首相
残局难收
组成新政府
爱尔兰问题
对外政策失利
提出辞呈
寂寞余生人物简介人物经历
少年时代
进入议会
贸易部长
财政大臣
劫富济贫
打垮上院
解决社保
马可尼事件
爱尔兰问题
战争风云
军需部长
战争决策
陆军大臣
战时首相
残局难收
组成新政府
爱尔兰问题
对外政策失利
提出辞呈
寂寞余生
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劳合·乔治(David Lloyd-George1863年——1945年),英国首相,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半期在英国政坛叱咤风云。
编辑本段人物经历少年时代  1863年1月17日,劳合·乔治出生于曼彻斯特。父亲威廉·乔治是威尔士地方一所小学的校长,在他不足两岁时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在威尔士依靠兄弟为生。劳合·乔治的舅父是鞋匠兼浸礼派牧师,他的许多信念正是从舅父那里吸收形成的。
  劳合·乔治14岁时,舅父培养他走上当律师的道路。他在法庭上进行成功的辩论,使不信奉国教者赢得在其堂区的教堂墓地埋葬的权利,从而崭露头角。年轻的劳合·乔治容貌俊秀,浪漫放荡,1888年与M.欧文结婚,但他的爱情并不专一,许多风流韵事使宽容的妻子也难以忍受。进入议会  1890年劳合·乔治在卡那封自治市补缺选举中获胜,进入议会,这一席位他保持了55年。他很快以大胆、具有魅力、机智和掌握辩论的技巧而蜚声下院。1895年选举后,自由党处于在野地位长达10年,在这期间他成为自由党激进派领袖。他强烈反对第二次布尔战争,公开指责这是一次“非正义的战争”,1901年在约瑟夫·张伯伦和保守党帝国主义派的据点伯明翰险遭私刑处死。和平降临后,他反对根据贝尔福的《教育法》(1902)以征税的办法资助教会学校。贸易部长  1905年12月保守党政府倒台后,自由党的坎贝尔·班纳曼组阁。1906年,劳合·乔治应邀入阁,主持对外贸易部。任职期间,他提出了一些重要立法,如1906年的商船法和专利法,稍微改善了海员的生活条件,保护了英国人的发明创造权。1908年通过的伦敦港法案,建立了伦敦港务局,使对外出口有了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1907年秋,铁路工人酝酿罢工,劳合·乔治出面调停,获得解决。这使他的政治声誉大大提高。财政大臣
1908年  1908年4月,财政大臣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接替坎贝尔·班纳曼当首相,财政大臣的职务由劳合·乔治担任。当时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德国力图称霸世界,大力扩建海军。英国为保持海上霸权也积极建造无畏舰,海军经费空前增长。在国内,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小自耕农濒于破产,工人阶级贫困化以及失业问题日益严重,需要改善经济情况以缓和阶级矛盾。那时地方税收已超过负担,前财政大臣又留下1600万镑的财政赤字。劳合·乔治认为,要解放财政收支,增加国库收入,必须用社会改革的手段来寻找出路。劫富济贫  1909年,劳合·乔治向国会提出一项财政预算案,用巨额军费发展海军,同时用低金额的费用作为失业、疾病及残废保险金。为解决经费的来源,他提出增收财产附加税,规定对每年收入在3000镑以上的有产者,税收从原先交1先令提高到1先令2便士;每年收入在5000镑以上的,其超过3000镑的部分,课以一笔超额所得税。此外,还要增加遗产税、酒贩执照税、并开征烟酒税,以后又提出征收土地税。打垮上院  劳合·乔治的预算案遭到地主资产阶级的强烈反对。经过激烈的舌战后,预算案在下院还是通过了。但提交上院讨论时,因自由党和保守党争吵不休而被搁置起来。由于英王爱德华七世从中斡旋,1911年8月10日通过了“议会法”。这使议会两院的法律关系第一次由成文法作了规定。这项法令载明,财政法案为“一件公共关系法案”,每一个财政法在经过下院议长认证后,上院不得加以修正或否决,一俟英王批准立即成为法律,从而剥夺了上院讨论财政法案的权力。其他一般法案,上院只能否决两次,若下院连续三次通过,并经英王批准,即可成为法律。这样,劳合·乔治便获得了胜利。解决社保
1911年的胜利  二十世纪初,英国国内的阶级矛盾激化。工人罢工此起彼伏,劳资关系十分紧张。劳合-乔治出任财政大臣期间,为了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实行一些改革,如取消企业主强迫工会赔偿“罢工损失”的权利;矿工8小时工作制;规定70岁以上的老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建议成立全国劳工所和行业委员会,作为调解劳资关系的机构等。特别是在1911年颁布“国民保险法”,规定“保险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工人的疾病和残疾,一部分用于工人的失业“补贴”。法案规定“保险金”按不同比例由国家、雇主和职工分担。 这些改革措施,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英国国内的阶级矛盾,但毕竟暂时缓和了劳资矛盾,马可尼事件  正当劳合-乔治全力进行社会改革之际,1912年他的政治生涯遭到一次厄运。这就是“马可尼事件”。1911年帝国议会曾建议在帝国境内建立一条国有无线电台联络线。帝国政府同意照办。邮政大臣在1912年接受马可尼公司承建电台的申请,正在进行签订合同具体条款的过程中,首席检察官伊萨克爵士劝说劳合-乔治购买2000镑美国公司的股票。报纸揭露了这一事实。议会成立专门委员会进行调查。调查报告认为这一指控是“荒唐无稽的”。因为这两个公司在法律上是完全分开的。劳合-乔治等人被宣判无罪。但是,“马可尼事件”对劳合-乔治的政治生涯无疑投下了阴影。爱尔兰问题  不久,爱尔兰自治问题又突出了。过去两次大选中,自由党为了在议会取得多数,曾与爱尔兰自治主义者达成协议,支持其取得自治。但自治一直没有实现。爱德华·卡逊爵士成立了北爱尔兰军,企图以武力实行自治。英国面临内战的威胁。劳合-乔治曾受命跟爱尔兰自治主义者谈判。
编辑本段战争风云军需部长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前线暴露军火供应的严重不足。英国自由党内阁发生危机。1915年5月成立第一次联合政府。阿斯奎斯仍任首相,保守党领袖班纳罗参加了政府。为解决枪支弹药问题,成立了军需部,任命劳合-乔治负责。他致力解决军火问题,提出不准以私人利益阻挠国家公务或危害国家的安全,职工会章程暂停实施;雇主利润加以限制,熟练工人必须在工厂,有关私营厂交由国家管理以及增建新的国营厂等措施。结果,保证了军火生产大幅度增长。1915年7月,公布了军需品法,对罢工的工人和停工的雇主同样给予严厉的惩罚,并严格限制军需机构的利润。战争决策  劳合-乔治对军事形势表示关切。1915年后内阁分成东线派和西线派,各自认为东线或西线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劳合-乔治属东线派。联军在萨洛尼卡战役中失利后,他建议从西线至少抽调100万军队加强东线。虽然战争形势的发展证明东线派的主张并不切实可行,他仍坚持而不改变。
  随着战争的进行,依靠志愿兵制远远不能补充战争中的损失。他在1915年秋主张实行征兵制,最初遭到自由党人的反对。经过激烈的争论,1916年5月内阁终于通过了普遍兵役法,使大战的人员得到充分的供应。1916年,劳合-乔治被任命为陆军大臣。代替殉职的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元帅。陆军大臣  当时大战的进程对协约国不利。西线双方处于胶着状态。而在东线,俄国军队战斗不力;罗马尼亚在8月参加协约国,不久即为德奥联军所败。英法军队鞭长莫及,无法援助。劳合-乔治敦促内阁采取有效措施救援罗马尼亚,未能奏效。罗马尼亚实际上退出了战争。劳合-乔治认为,战争指挥不当。12月1日,他向首相建议指派由四人组成的战时内阁,其中,首相并不包括在内。在遭到首相拒绝后,他提出辞呈。保守党的内阁成员也一致认为“政府照原样是拖不下去了”。企图迫使阿斯奎斯辞职。12月5日,阿斯奎斯辞职。英王乔治五世任命劳合-乔治组阁。12月6日,他就任首相,直至1922年。战时首相  劳合-乔治这时处于登峰造极的地位,但自由党的内阁成员绝大多数与爱斯奎斯同时辞职,只有保守党人与他合作。他首先建立了由五人组成的“战时内阁”,目的是要摆脱各部的领导以便全力指导作战,并把过去各部对内阁负责制改为对首相负责制,以加强首相的职权。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