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少年苟嘉诚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642341932
本馆由[ 苟建华 ]创建于2024年02月01日

徐家汇,上海的十大商业中心之一,因一位学贯中西的上海人而得名

发布时间:2020-04-15 14:21:22      发布人: 苟建华
徐家汇,上海的十大商业中心之一,因一位学贯中西的上海人而得名
赵晋波内撰

地名故事162

徐家汇,上海的十大商业中心之一,因一位学贯中西的上海人而得名

文/赵晋波

徐光启去世后,被运回家乡安葬。他的后世子孙就在他的墓地周围生活、繁衍。这个地方渐渐形成了一个集镇,取名为"徐家汇"。

在上海中心城区的西南部,有一个商业中心,港汇广场、美罗城、太平洋百货、百脑汇等商厦鳞次栉比,夜晚的时候霓虹灯闪烁,这里更为迷人,这就是徐家汇。

霓虹灯闪耀下的徐家汇

"徐家汇"这个名字最早可以上溯到明朝末年。

当时上海还只是一个小县,但却出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他就是徐光启

1562年,徐光启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和许多人一样,徐光启希望科举改变命运,然而两次乡试都失败了。也许是心灰意冷,也许是家庭的经济情况并不允许他再参加科考,总之徐光启南下广东,做了一个教书先生。

这次南下彻底改变了徐光启的人生轨迹,他在广东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并接受洗礼,成为了一名天主教徒。后来徐光启考中进士,到北京做官。而利玛窦也前往北京传教。两人成了好朋友,在此期间,徐光启跟随利玛窦翻译了天文、历法、数学、水利等西方科学技术书籍。

由于在朝中不得志,徐光启离开北京回到家乡上海,建立了农庄,一边进行农业实践,一边撰写《农政全书》。1633年,徐光启病逝于北京,后来回家乡安葬。

徐光启墓

徐光启的后世子孙就在徐光启墓地周围生活、繁衍,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多,这里形成了一个集镇。由于这个集镇原是肇嘉浜、蒲汇塘、法华泾三条河流的交汇处,因此这个集镇便命名为了徐家汇

可能正是由于徐光启是天主教徒的原因,明末来华的传教徒,在徐家汇兴建教堂、创办学校,传播西洋文化。清朝取代明朝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里的传教士先后离开了。

清末时西方传教士卷土重来,又选择了徐家汇作为他们传教的起点,在这里兴建了藏书楼、天文台、博物馆、孤儿院等设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徐家汇、华山路一带有102家商店,已经初具规模,但大多经营困难,百业萧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了大规模城市改造,徐家汇开始重新繁荣起来。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海地铁一号线的开通,为徐家汇带来了大量的人流,徐家汇抓住机遇,建立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百货大夏,徐家汇商业中心的地位由此确立

作为商业中心的徐家汇

如今的徐家汇高楼大厦林立,人流如织。不知道三百多年前的徐光启,是否会想到他的家乡会变得如此辉煌呢?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