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著名作家姚欣则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631094146
本馆由[ 孝爱天使 ]创建于2016年11月22日

姚欣则创作简述

发布时间:2016-11-22 15:20:26      发布人: 孝爱天使

姚欣则,经名阿卜杜拉,1927年正月14日出生于河南偃师一个回族乡村。抗日战争时期,随父母辗转于陕甘宁各地,1944年就读于甘肃平凉国立陇东师范学校,后就读汉中青年中学、河南商业专科学校,1949年辗转到解放区的河南大学学习,翌年肄业,参加革命,分配到河南省粮食厅工作,后任厅长。早在中学时期,姚欣则就酷爱文学,1944年开始在当地报刊发表处女作,引起老师同学的关注。长期以来,一直坚持致力于反映回族人民生活的业余创作。解放初期,在参加土改运动中写过一些表现农民欢庆翻身解放的诗歌、散文和小说,发表在当时的《翻身文艺》以及《河南日报》副刊上。1958年以后,创作渐多,至1965年之前陆续在《青海湖》、《新港》、《河北文学》、《山东文学》、《安徽文学》等全国报刊发表了约200首(篇)作品,主要有:《田野之歌》、《修路工》、《天安门前》、《饮马黄河边》、《电线架到山区来》、《洗衣姑娘》等。十年浩劫中被迫停止写作,1978年开始重新提起了笔,歌颂了粉碎“四人帮”后的大好形势,表达对老一代革命家的怀念和崇敬。新时期伊始的主要作品有:《送粮曲》、《新年钟声》、《革命博物馆抒怀》、《油田后勤兵》、《淮河啊!母亲》等。他还写了怀念周总理的诗《泪眼模糊中的怀念》、《总理没有走》、《多么清凉的清凉油啊……》,以及反映河南洛阳地区回民生活的《缠河新曲》。伴随着这些创作,他还相继到内蒙、新疆、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采风,艺术视野进一步扩展,前后共约发表作品600余首(篇)。著有诗集《村歌》、《绿地》,散文集《原上草》,诗文合集《徒步集》等。作品多次获奖,部分诗作被收入《河南新文学大系》、《当代散文诗精选》、《散文选刊》、《诗选》等多种选集。他编的电视片《节日来到回回家》被记入《河南年鉴》,并先后被中央、河南、新疆等省区电视台播出。传略收入《中国回族大辞典》、《中国文艺家传集》等。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粮食报》编委、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在回族文学史上,姚欣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名字。因为他较早地采用新诗体、以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强烈的民族意识,描写回族人民现实生态和历史文化。并且,在姚欣则绵延60余年的文学创作中,始终以回族题材为主,这亦是疏为难得、颇值得尊敬的。

1944年初,姚欣则在《平凉简报》文艺副刊《垦荒》上,发表了他的第一首诗歌《扎白头巾的妈妈》:


妈妈扎着白头巾,


在家里忙碌;


妈妈扎着白头巾,


去田间劳作;


妈妈扎着白头巾,


到清真寺做礼拜。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