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舜寿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618518225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8月14日

精神品质

发布时间:2010-08-14 17:17:31      发布人: 孝行天下

   1958年8月,在航空工业局讨论飞机设计发展规划会议上,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有人提出马上动手设计马赫数为1.8、升限为20千米的超音速战斗机。徐舜寿直言不讳地指出,我国还不具备研制这一级飞机的条件:在气动力方面,国内还没有跨、超音速风洞;在材料上还没有高强度材料和耐热合金;在结构设计上还不具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应力分析的条件;在工艺上还不会作整体壁板和蜂窝结构;现有的液压泵,工作压力仅为130个大气压等。他特别反对“不要超音速风洞也能设计超音速飞机”的意见。徐舜寿以求实的精神竭力劝阻无效后,又极力劝谏领导创造条件把事情办得好一些。在他的规划下,在沈阳建造了中国第一座跨、超音速风洞;为设计室配置了苏联的MПT-9模拟计算机和103数字计算机。后来,上级又把飞机的速度提高到马赫数为2.5、高度为25 千米。终因技术水平和设计条件差距太大,只好半途下马。民航总局副局长管德在《深切的怀念》一文中指出:在研制超音速战斗机的过程中,徐舜寿“对于毫无根据地提高设计指标,加快研制进度;对于在设计中需要进行大量科学试验才能解决的课题,盲目地拿到大会上动员科技人员‘抢关键’;对于任意废除设计中的规章制度和简化设计图纸之类的做法,都明确表示过不同意见,”却没有引起领导的足够重视。在反“右倾”检查时,徐舜寿仍然坚持认为:“搞设计必须有科学程序,前后衔接,逐次接近”。他的这些观点,都已被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随着反“右倾”运动的不断深入,1959年夏,徐舜寿受到批判,并被撤销了党内职务(后被中共沈阳市委甄别平反)。他在蒙受不白之冤、心情十分沉重的逆境中,还于同年冬组织技术人员编写了《飞机设计原则》一书。这本书全面阐述了飞机零件、组合件的结构设计原则与方法,和以前编写的《设计员手册》一样,是当时国内唯一可行的设计依据,为中国设计新一代的飞机创造了条件。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