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梵澄个人作品及荣誉
徐梵澄文集 《快乐的知识》等。 第二,系统地翻译印度吠陀—吠檀多哲学之古今经典,如《五十奥义书》、《薄伽梵歌》、《行云使者》及阿罗频多之《神圣人生论》、《薄伽梵歌论》、《社会进化论》、《瑜伽论》等。 第三,用英文著述中国古代学术精华介绍给印度和西方,有《小学菁华》、《孔学古微》、《周子通书》、《肇论》、《唯识菁华》、《易大传——新儒家入门》等。 第四,以精神哲学重新阐释中国古典思想,如《老子臆解》、《陆王学述》等。 可是,正因为他的甘于寂寞,从不张扬的个性,在国内,除了哲学、宗教和鲁迅研究等极少数学术领域的人尊敬并崇拜他之外,其它领域的人,从官方到民众,几乎没人知道他,就更别提对他的精神财富的爱护与传承了。 曾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的《徐梵澄文集》出版座谈会上,人们都在奇怪“徐梵澄是谁?他是做什么的?”年轻学者不知道,中年学者不知道,许多资深的老专家也不知道!一位真正的国学大师竟然鲜为人知!然而,正是了解了这位大师“安静得甚是寂寞”的一生后,令几乎所有与会者的心头犹如电闪雷鸣般,震撼不已。 他被誉为著名的东方哲学大家。他是系统地把印度古代精神文化的典籍《奥义书》介绍到中国来的先驱者。早在南印度任教时,他就利用室利阿罗频多学院丰富的藏书,遍识《奥义书》百余种,陆续择译成中文,1984年出版。他也是印度精神哲学大师室利阿罗频多的思想和著述的研究者和传播者。1954年出版《室利阿罗频多事略》,1959年出版译著《综合瑜伽论》三部,1973年出版译著《玄理参同》,1984年出版译著《神圣人生论》,1987年出版译著《综合瑜伽论》第四部,1991年出版《周天集》。他的另一翻译成就是室利阿罗频多学院法国院母密那氏有关瑜伽等问题的答问和释义,共6辑,题为《母亲的话》。 他致力于向世界介绍中国哲学和宗教。曾出版多种英文著作,如1966年的《孔学古微》,1976年的《小学菁华》,1978年的《周子通书》,1985年的《肇论》,1990年的《唯识菁华》。他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介绍具有深刻与独到之处。1988年即由中华书局出版《老子臆解》一书,是根据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帛书二种,斟酌其它诸本完成的,在文字、句读上有异于别人。在思想内容上,参以《周易》及先秦古说和古、近印度与西方哲学家的见解,疏释疑难,寓以新意,阐发隐理,大畅玄风。1994年出版的《陆王学术》亦与前著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存世的著作还有文艺评论和诗歌,集有《异学杂著》、《蓬屋诗存》等书。
未完成之作
2000年3月逝世,终年90岁。可惜他正在进行的从古梵文译注的《佛教密乘研究一一摄真言义释》一书终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