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香的丈夫、长影原美工老武成为一名更夫
“我们还在等待长春市政府的道歉。”长影一名职工对《财经》记者说。其实,《长春日报》头版已在9月28日刊登过文章“长春市长崔杰再次向全市人民郑重道歉”。但长影职工关注的重点,并非止于拆迁行为本身,更多在于忧虑目前长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这也正是四宿舍住户不愿迁离、刘淑香之死的大背景。
事发数天后的4月2日,曾制作《电影传奇》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发微博说:“长影,中国电影的摇篮。这些年忙于卖地盖房,如果电影厂都去炒房地产,叫电影厂干吗?这就叫‘文化体制改革’吗?有人站出来负责吧!”
这番话并非无的放矢。在2010年4月2日,长影厂董事长刘丽娟出现在长春净月樱花地块的拍卖仪式上。其辖下的长春永辉房地产公司,与长春市龙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轮番举牌争夺该地块,最后后者以7亿元代价拿下,创下当时的长春新“地王”。龙创方面则在现场指责:“高地价就是被你们这些国企抬起来的。”
长影在将大部分土地出让后,试图进入地产行业。近年来,长影退休导演高天红一直在举报厂里的卖地行为。他还忧虑,“懂电影的,拍电影的人都没了,长影还有什么前途?”
长影此前多次改制。1995年,长影与所有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实行企业化管理,对于十年工龄以上的员工则签署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迈出市场化改革第一步。
1998年,长影改制为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随之出台的“准自由职业者”系列制度,取消了艺术创造人员的最低工资,而社会保险等费用也由个人承担。具体个人缴纳标准为个人档案工资的36%,名为管理费。这让很多人不满,因为不仅不从长影拿工资,还要自己掏腰包支付社保。
今年2月19日,长春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对长影原职工郭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称,同年2月9日,郭晶同王利明等100余人上访,占据长影集团二楼办公室达26小时。郭晶被处拘留十天。
郭是典型的长影人,其父郭凤阁参加过长影前身——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建设,是长影的离休老干部,郭晶亦曾在长影任会计。今年春节探亲时,破败的长影以及生活无着的老同事,令她十分愤懑。
她和100多名长影老职工反映的问题包括:1995年签订的《劳动合同》的合法性问题,多数工作在十年以上的员工在2004年被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当年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自1998年开始取消最低工资是否违法?员工自己缴纳社会保险,该作何解释?
这些问题目前仍未有答复。2003年,长影梁志德、刘征等多名职工因未缴纳管理费,被解除劳动合同。此后,他们将长影起诉至吉林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后者的裁决判定长影解除劳动合同无效,要求恢复劳动关系。这将长影之前的改革置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而《财经》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 在2004年的下岗分流中,全部1300多名职工中417人解除了与长影的劳动关系,580人退养但仍是长影员工,302人重新上岗。重新上岗的人员中,一线创作人员几乎流失殆尽。
“大部分人目前只能依靠在全国各地的片场里打工谋生。”长影一位前副导演说。堪忧的生存状况以及长影衰败的现实,让众多被买断工龄的老长影人走上维权路。
刘淑香的丈夫、长影原美工老武,在2004年买断工龄之后成为一名更夫。在3月26日寒夜,他没能等到妻子为他开门的一刻。
六个月过去后,在他被推倒的房屋、埋没他妻子的土地上,长春科信的楼盘已经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