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相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85995295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8月05日

斯人已去 唯有不尽的思念

发布时间:2012-05-07 12:18:02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本册中那些零零碎碎的记忆和一份发了黄的旧报纸。几次搬家都还没有丢失:“王之相,殁于1986年1月16日,‘北京日报’于1986年1月30日刊文:在‘北京医院’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彭真、邓颖超、聂荣臻、胡乔木送了花圈……”
1980年11月12日《北京晚报》刊载‘舒格’的专访文章《访爱国老人王之相》。文中嵌入了一张老人的半身照片,这是我保存至今的老人的唯一遗照。
文中说:“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里有一位九十高龄的委员、著名法学家王之相老先生。他满头银发,精神矍铄,声音洪亮,法制委员会开会时,他几乎每次必到,提出极为中肯的意见。记者最近访问了这位老学者。当记者问他为什麽现在还这样不辞辛苦、为国事操劳时,他笑着说‘我就是为了爱国,为了四化,为了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
文中说:“‘文化大革命’中,他曾被扣以‘里通外国’的帽子,但是,他深信事实胜于雄辩,历史会说明一切。他说‘我在文化大革命前翻译了俄国巴布科夫的《我在西西伯利亚服务的回忆》一书,对沙俄侵略我国的罪行提供了确凿的证据,为解决中苏边界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怎么能说我里通外国呢?’在1969年周恩来总理率代表团进行中苏谈判时,曾经把这本书作为引证材料,说明沙皇侵略中国领土的事实。”
文中说:“王老先生无儿无女,老伴两年前也去世了,但他并不感到寂寞和孤独。当记者问他现在的生活和工作状况时,他笑着说‘我现在生活上有人照顾,工作上有人帮助。我还想多活些年,就是多活一天,也要为国家、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他经常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向全国政协法制组和人大法制委员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等建议。‘八字方针可贵,三年成绩当歌。革新调整救偏颇,赢得心情快乐。国计民生法纪,天时地利人和。核心帷幄运筹多,伟大英明决策。’他曾填写的这首《西江月》充分表达他对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四化的信心。”
  《我在西西伯利亚服务的回忆》(1859—1875年)上、下册。(俄)伊。费。巴布科夫著。王之相译、陈汉章校。记得出版时,先生曾赠我阅读。
   先生离开我们已近三十年了,我曾经有过去葫芦岛寻访先生祖居的念头,无奈琐事缠身,至今未履。有时看看先生留给我的那些字条上的只言片语,更加唤起我对往事的回忆。斯人已去,留给我的是不尽的思念。
                                                                                                                                   
                                                                                                                                                                   记于2012年5月7日   Bow.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