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父杨伯平之墓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47650930
本馆由[ 杨家人 ]创建于2010年08月23日

父亲的第一个清明

发布时间:2011-04-29 13:19:30      发布人: 杨家人

父亲的第一个清明   2011.4.22

2010.8.15以后的清明,将是家里重要的日子了。“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今年清明尤甚,这是父亲的第一个清明。

按习俗,今年需在正清明的时段祭扫,一家三口经头天的一夜火车,此刻和妈妈及妹妹一家聚齐在父亲的墓前。团圆了,却是伤感的情怀。妹妹也精心准备了祭品,将其满满地堆放在父亲的碑前,让纸灰泪烛尽情地扬起来,用祭奠寄托对父亲的哀思和缅怀。

45祭父归来后,心仍久难平静,在几天前,父亲一生都敬重的伯伯也刚刚离世了。我满是犹豫,是否该记下点什么呢,最近有些畏惧写这样的文字,但终归还是考虑应保留这段记忆:

伯伯是326(星期六)1845分离世的,享年89岁,据说当时保姆在,走的还安详。那晚8时余,突接妹妹的电话说:杨澍刚来电话,伯伯经抢救无效已于2小时前离世。惊愕之余,半晌没说出话来。稍镇静后,赶紧向妹妹要来小澍手机号(我的手机号已由上次单位统一调整时改了号,可能忘了告他,而他的手机号也在我改号时遗失了),连拨几次都忙音,收线后,猜想那边恐怕已陷入了忙乱。沉思后,只能和叔叔联系了,他今年也79,本不想过早打搅他,但眼下杨家只剩他能说上话。拨通后,叔说他也是刚知道,目前那边情况尚不清楚,让我继续和小澍保持联系等。我理解他也是经不起折腾的年纪了,电话中告诉他:我将赴沪为伯伯送行,母亲和妹妹我已让他们别去了,母亲年纪也大,父刚逝,她尚未缓过神,且担心那个氛围里会对母亲产生过度刺激,妹守着母亲可方便照顾。叔对此赞许,我又告:他年事也高,杭州的由我一并代表吧。叔沉默后说:既如此他也参加,路上有我作伴应无问题等。见他去意已决,我不便多说,毕竟那是兄弟情分。谈及:伯伯生前曾向报社递交过对其后事的处理意见,即:捐献遗体、不开告别会、不保留骨灰等。我认为该“处理意见”若作遗嘱处理,在技术层面上存在众多缺环,使程序难以操作,且充满不确定因素,感情上也难接受,还是按民俗处理为宜。叔也认为应按正常处理,并随即把意思转告小澍,他意也如此,并即安排后面事项。当晚10时许,小澍告:伯伯遗体正在送殡仪馆途中,告别仪式的具体日期待周一和报社商议后再定。我随即和妹妹通电话,通报情况后,又告:伯伯告别仪式的日期待定,若定在清明,则以伯伯事为重,我恐怕就赶不上清明祭父了。他们对此很理解,妹妹呜咽着说起了父亲,她对父亲的感情是极厚重的,此刻她也需要安慰。我也喉梗泪下,内心的刺痛让我感到阵阵晕眩。是啊,他们都走了,父亲作为弟弟却已先行,他匆匆别世,是去涉水?是去探路?他一直都是这样,可以忍受世间的恶意和委屈,孤守着爷爷从事的职业和爷爷工作过的地方,极尽全力创造了辉煌。怀揣对兄妹深厚的感情,试图用他并不强壮的双肩去扛起所有的苦难。我相信,若爷爷在天有知,定会对他的努力和行为倍加赞赏和欣慰。

伯伯告别仪式于330日下午3在龙华殡仪馆怀安厅举行。在怀安厅门口见到刚从石化赶来的姑妈及小斌和小军,姑妈拉住我说:“知你爸的事后,我哭了一夜,杨家人一个个都走了…,我是看你长大的,现在你也有白发啦,”。那一刻,我让辛酸的泪尽情地流下来。

告别仪式上,知姑姑现和小军一起住石化,我要了小军的QQ,回来后给小军发去了在沪给姑姑拍的照片。他们兄妹一生中分多聚少,恐怕了解并不多,故又发了份父亲的生平介绍和一张告别仪式上的照片,小军告我:他妈妈看介绍后哭了。姑姑的心地是非常善良的,我觉得她和父亲的性格更接近。原想再发几张,还是不发了吧,免得惹她伤心。去年10月,我同样也把父亲的生平用U盘拷给了他。本意是想加深真实的了解,免得高龄了,亦真亦幻地,老想讲“战斗”故事。

父亲的第一个清明,我们全家都聚到了一起,围在父亲的墓前寄托着哀思,让香烛袅袅,让纸灰漫天飞扬,祈望父亲在天堂的日子里过的快乐安详。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