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父杨伯平之墓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47650930
本馆由[ 杨家人 ]创建于2010年08月23日

“五七”祭父

发布时间:2010-09-19 16:47:59      发布人: 杨家人
 

“五七”祭父     2010.9.18

今天是父亲的五七祭辰,我不知道能写些什么。

站在父亲的墓前,将祭香高举过头,心里充满了悲哀。一家人从此便不再完整了,“遍插茱萸少一人”,此刻的无奈让我怎么用语言来表述

父亲815离去,之后35天里,逢七便祭,每一天都在艰难地过着,好像突然之间就没了自信。失去了精神依托的思念变得如此沉重,而沉重的思念本身不就是人生的一种无奈吗

父亲一生经历了两种社会制度的变迁,旧制度中为生存艰难跋涉,新社会里为创业奋发献身,风风雨雨、折峰曲径而无怨无悔。退休后,本该更好地安享晚年,有人说:老年是如诗的年岁,能够没有功利而重新面对自然,能够漫步在回忆的田原里,看街市忙碌,看后辈来去,看庭花凋零,看春草又绿,而思绪则时断时续,时喜时悲,时真时幻。父亲的离去,没有嘱托、没有话别,走的如此匆忙,义无反顾如他对生前的事业那样干净利落,落的白茫茫大地太干净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离去却是无奈的解脱,解脱了的父亲走的潇洒飘逸,沉重的人生使命已经卸除,不用再忙碌和操劳,生活的甘苦也已了然,万丈红尘已移到远处,宁静下来了的周际环境和逐渐放慢了的日月时辰,构成了另外一种总结性节奏,归纳成遥远而缥缈的轻微和声。此刻,我们循着这渐弱却清晰的和声祭奠九泉下的父亲。

站在父亲的墓前,虽是一土之隔,却是阴阳两别。缅怀他平凡而积极向上的一生,想说的话很多,却难以道尽我们对父亲的敬仰和思念之情。记得有人这样说:孩童时,父亲是天空,承载着你生命的重量;年少时,父亲是山岳,你目光中充满崇拜;成年时,父亲是镜子,折射你的人生;老年时,父亲是回忆,熟悉的身影成为心中的永恒。

父亲是一本书,这本书里当然能读到:“古道西风”中“秋天的童话”、“互联时代”里“曲木”逢春,还有雨后“蓝山”深处“ANNAANNA”的百鸟朝凤。父亲生前不常写诗,可我总觉得他仍在以诗的方式生存着,我会用一生去品味书中的真缔。

祝愿父亲在他的世界里安详,快乐!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