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翩:中美建交的秘使 世界著名医学家 01
求学湘雅 忧国忧民
李振翩1898年10月16日出生于湘乡县丰乐乡琉璃冲(今娄底市娄星区万宝镇石埠村)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李稼夫是位读书人,早年考秀才未中,家道逐渐破落。母亲成氏,是一位典型贤妻良母,为人厚道,爱扶贫济困。当时清朝国势日下,李氏家道沦落为一个较为贫困的农村大户。 李振翩是这个大户的第7个孩子,上有5个姐姐、1个哥哥。他7岁就读于李氏族学,从小身体就很瘦弱,可是脸却长得又大又圆,他的姐姐们都叫他“小狮子头”。他的性格也有点像狮子一样勇敢,13岁时,当他听到清朝政府被辛亥革命推翻了,他就在村里第一个拿起剪刀剪下自己辫子。
少年李振翩不仅勇敢,还是一个最富幻想的人,常常遥望田野的远方独自沉思。当时贫穷落后的乡村,缺医少药,他眼看人们受尽疾病的折磨,就暗下决心要学医济世。这种幻想,奠定了他日后成为世界著名医学家的基础。
1913年,李振翩随兄长李振翮来到长沙,考进湘乡驻省中学学习。1914年,他听到湘雅护士学校招生,学医济世正是他的最大愿望,于是,不满16岁的李振翩就去报考,终以优异成绩考入湘雅护校。他在课堂如饥似渴地学习功课,在病房认真细致地护理病人,事业心极强,终被护校推荐报考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深造。这所专门学校是用英语授课,李振翩连国语都讲不流利,但他考虑再三,终于鼓起勇气走进医学专门学校,找到院长,他告诉院长他想成为一名研究学者,去征服那些给中国人造成灾难的病魔。院长爱德华·休姆被他的真诚所打动,收下了他,院长夫人洛塔还亲自给他辅导英文。
1918年秋,李振翩进入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今湖南医科大学)预科,二年后升入本科,编在第5班。从此,李振翩开始了他人生的重大转折。他曾在作文中写道:“我为什么要学医?真正能治愈疾病之药甚少。吾欲从事研究。余尝睹病入膏肓者,虽是西洋之师,亦束手无策。吾欲从事医学研究,为一调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