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云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24134166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9月10日

用生命照亮检徽--追记桂林市秀峰区人民检察官杜云

发布时间:2010-09-11 14:19:10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新华网广西频道6月28日电(记者 陈瑞华)他走了,在与病魔抗争了一年多后,2010年6月23日,他还是离开了我们。

他走了,在6月25日的缅怀仪式上,上千人赶来送别。“亲爱的战友,我们的楷模”是同事们最后的送别,“为百姓伸冤,为人民除恶”是百姓们对他最好的告慰。

他就是杜云, 优秀共产党员、广西桂林市秀峰区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原副局长。

“我们是人民检察院,代表的是人民,不是权贵”

1962年2月出生的杜云是1998年9月从部队转业到秀峰区检察院工作的。在从事检察工作的12年里,杜云从“生手”变成能手,从“门外汉”成长为法律专家。他主办的案件有的被评为广西反贪部门“十大精品案件”,有的成为全市反贪部门“十大精品案件”;他结合办案撰写的《浅论渎职罪刑罚的不足与完善》、《将活人公证成死人该如何定性》、《销售盗版书籍该如何定性》等论文发表后也十分“抢手”,成为检察官们争相传阅的“教材”。

杜云在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岗位上工作最长,而涉嫌渎职犯罪的人往往都有一定的地位、关系,一旦出了问题,就会有人出来保护、干预甚至施压。在查办渎职犯罪案件中,杜云多次遇到干预、施压的情况“我们是人民检察院,代表的是人民,不是权贵!” 杜云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马征国是杜云的下属,更是工作上的搭档。他最记得有一次,他和杜云走在街头,一个不经意间听到的议论让杜云“火冒三丈”:一个当地农村小伙子被市公安分局巡防队的3名队员滥用职权打成重伤,而畏于“权势”,这名小伙子没敢报案。 “这还得了,老百姓都被打成了重伤,却连告都不敢。我眼睛里就是容不得这沙子。”杜云敏锐地意识到,这件事背后有渎职犯罪的嫌疑。

四处打听, 杜云和小马终于拐弯抹脚地在临桂县一个偏僻的乡村里找到了受害者。但受害者和家人还是害怕,“你们和公安是一条线上的人,还是算了吧”,仍不敢说出真实情况。报案。一次说不通,再去一次,他们一连去了3次。最后,受害者和家人感动了,说出了真相。

立案侦查后,果然阻力重重。“都是政法战线上的,何必这样认真。”“对方都没报案,你们却主动立案,这分明是和我们过不去嘛。”说情的,施压的,威胁的接踵而至,但杜云就是坚持依法办案,“公正执法是我惟一的选择!谁犯罪都一样查。”最后,3名被告被绳之以法,均获刑3年。

2007年4月,一名87岁的老人邓翠珍“活着”却被公证为“死了”的举报信让杜云拍案而起,“为继承财产,公证处竟敢作虚假公证。我就看不得有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为非作歹。”根据举报信中的地址,杜云找到了邓翠珍老人的家。看到仍然健在的邓翠珍老人,听着老人含泪的倾诉,杜云再也按捺不住,:“老人家你放心,这件事我管定了!”

经查实,4年前, 邓翠珍老人的女儿猝死后留下数百万遗产,女婿到市公证处办理公证书证明老人已死亡,并作了遗产继承公证。最后,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 邓翠珍老人从女儿的遗产中使拿回了属于自己的48万余元。

几年里,,杜云和他的同事们不枉不纵,秉公执法,先后查处了桂林市某剧团集体贪污案、桂林某高校原财务处长王某挪用公款案、秀峰区原人大代表、甲山乡甲山村委会主任李某挪用征地款1000万元案等案件20余起,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达800余万元。

“我宁愿倒在工作岗位上,也不愿倒在病床上”

2009年6月18日,秀峰区人民检察院办公室搬迁新址,细心的同事突然发现杜云不见了。找来找去,警卫从监控器上发现有个人倒在办公室里,“是杜局。”同事们赶紧将晕倒在办公桌前的杜云送进桂林市人民医院。几个星期后,医院的检验报告让大家震惊:杜云患的是癌症,已到了晚期。

“杜云的病是累出来的!” 与杜云共事多年、现任秀峰区检察院反贪局局长的甘桂明感慨地说。对此,杜云的妻子王敏杰最为了解。

早在2008年底,杜云左下腹开始疼痛,白天发低烧,晚上发高烧。可是当时反渎局刚好接手一起房地产案子,涉及的人员多,情况很复杂,作为全面主持工作的杜云知道,这样的关键时刻,他怎么能够因为病痛离开岗位。病情一拖再拖,直到痛得实在受不住了, 杜云才被王敏杰逼着去检查,发现肺部感染,确诊患上了肺炎、肺水肿。医生开了一个月的全休假条, 杜云却把假条藏好,每天晚上打点滴,第二天照旧去上班,一天也没有全休过。

“加班加点是常事,很多时候,他几天几夜吃饭睡觉都在办公室,通宵达旦地审案子,检察院成了他的家。” 面对妻子的“抱怨”,杜云安慰她说,“你莫怪我了,我的工作是好有意义的。我特别喜欢我的工作,因为能为被欺负的弱者主持公道!”妻子明白,丈夫心中有个信念,就是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百姓伸冤,为人民除恶。

被确诊为癌症后,杜云的心仍然放在工作上,仍然带病坚持工作,“我宁愿倒在工作岗位上,也不愿倒在病床上”。就是在南宁化疗期间,杜云仍然通过电话参与并指导办案。秀峰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施永学去看望他时,忍不住“命令”他少谈工作,多想身体。杜云则说,“还是让我工作吧,工作就是我最好的药!”

从南宁化疗回来的第二天,杜云就来到办公室。检察长知道后毫不客气地赶他回家休息。杜云却搬来了妻子给检察长打电话说情:“让杜云去上班吧,离开工作岗位,才真正要了他的命!”

然而,无情的病魔还是要了杜云的命。6月23日21时55分,杜云离开了人间。他用短暂的一生验证了自己的赤诚之心!

在平凡的岗位上,杜云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荣获广西检察机关优秀侦查员、桂林市首届“十佳业务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并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2010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授予他个人一等功、桂林市委授予他“桂林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桂林市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分别作出开展向他学习活动的决定。

年近80高龄的老父亲杜昂衡最了解儿子杜云,这位共和国第一代检察官曾循循善诱儿子,“你是人民的检察官,你就要用生命去照亮检徽。”

13岁的儿子杜志伟也为父亲骄傲,他一直渴盼着父亲能穿上检察官制服去参加家长会,让老师和同学们知道他有个“为百姓伸冤,为人民除恶”的好父亲。虽然父亲一次也没能让他如愿,但他还是以有这样的父亲为荣。

年轻的谢瑜是杜云的同事,她眼中的杜云是工作上的“铁人”, 铁面无情,宁愿把自己的生命燃尽,也要让检徽闪亮。

更有众多不知名的百姓,永远记住了他们的好检察官杜云。4月15日,杜云曾收到桂林橡胶厂一名职工寄来的信。信中有100元钱和一张特制的卡片,卡片上是一只白鹭叼着一只硕鼠,写着两行字:“漠漠水田飞白鹭,清正廉洁护家园———请允许我代表反贪反腐败的群众举报人,向人民检察官英雄杜云同志致敬!”

杜云走了,离开了他一直深爱着的人民检察官这个岗位,离开了他永远牵挂着的百姓。

但杜云没有走,热爱他的同事和百姓们都说,在甲天下的山水间,人们都会传颂着一个普通检察官用生命照亮检徽的感人故事。(完)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