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晓丹的电影艺术创作无往而不胜
抗日战争爆发后,导演抗日影片《上海火线后》、《小广东》、《民族的吼声》等。香港沦陷后,拒绝日本占领军合作拍片的要求,潜往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回上海,拍摄了揭露国民党腐败统治的《天堂春梦》等影片。建国后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相继导演反映革命战争和人民解放军战斗生活的影片《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红日》、《南昌起义》等。
汤晓丹这样的性格,也使得汤
晓丹的电影艺术创作无往而不胜,因为他善于察纳方家意见,充分考虑上级、片商和观众的需求,在创作上从不自我膨胀、先己后人,因此他的影片总能在市场和票房上赢得成功。含蓄内敛,不事张扬的个性,甚至还渗透到汤晓丹刻画人物、营造氛围的电影声画技巧当中,使他善于用一种含蓄隽永、细致入微的精精致笔触,来触发人们微妙的心理律动。
影片《天堂春梦》的男主人公是一位建筑工程师,抗战胜利之后,他随复员队伍回到上海,却无法像那些贪官一样拿金条去顶房子。一个修建安居广厦之人,到头来自己却居无定所,可见世事的悖谬与不公。这时,影片出现了这样一个细节:男主人公看到窗台上爬过一只蜗牛,不由得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的悲哀处境:蜗牛尚能背负着自己的家,独步天下,而我们这些以建筑为生为业的人,何处才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