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泞,无比的泥泞!脚印,无数的脚印!呐喊,生命的呐喊!
在这一刻,没有战士、医生、群众,只有一个个前赴后继抢救同胞的身影。
身旁,是斜挂桥边的车厢,随时可能倒塌;头顶,是摇摇欲坠的电杆和栏杆,随时可能坠落;脚下,是泥泞的土地和乱石堆,随时可能摔伤;还有深可及胸的化粪池和水坑,不断有人踏入。
但是,没有人退缩。
雨夜中的田野,没有路,也看不清路。救援的人们,踩出了一条条生命之路!
救援,为素不相识的同胞
35岁的胡亮,几乎目睹了事故发生的瞬间。开车经过的他,在雷电交加中,突然听到一声巨响。不远处高架桥上的两列动车相撞,一节车厢从桥上掉落,火花四溅。另一节车厢脱出高架后,瞬间斜挂了下来。
面对巨变,胡亮没有迟疑,立即下车冲入了田野,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救人!
周边闻声赶来的群众也迅速聚集过来。
现场异常惨烈,地上横躺着两截十余米长的车厢,旁边一节车厢从近20米高的高架上斜挂下来,摇摇欲坠。从车厢内有伤者满身带血走出、爬出。有些人被夹着不能动弹。胡亮立即和大家一起将伤者抬向路边。
一群素不相识的人,瞬间结成了一个抢救同盟。
福建籍的黄华群和郑立业,合力拉出一名脖子严重受伤的男子,抬向两三百米远的路边。一辆七座小面包车经过,立即停了下来。司机下车后,没有多问,将伤者抬上车。三人又赶去,抬出另一名伤者。没有停留,小面包车马上赶往最近的医院。随后又立即返回现场,继续运送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