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存周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49638
本馆由[ xwf67n ]创建于2010年02月20日

孙存周先生传(一)

发布时间:2010-09-15 11:13:12      发布人: xwf67n

  孙存周,讳焕文,号二可,1893年出生于河北完县东任家疃。乃父孙禄堂是武学大宗师,时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乃父鼓励但不强迫其子女习武,孙存周为天性使然,自幼好武,6岁时开始揣摩父亲练拳,于是乃父将武术基本功融入游戏中,故孙存周自幼即得童子功。诸如用拇食中三根手指捏住房檐的檩子挂住整个身体,并从一端移到另一端,悠来荡去,舒展如猿。又能脚尖翘起,把脚背贴在小腿胫骨上。还能用食指和中指抵在墙上,身体几乎平行于地面又不挨着地面平躺下来,可支撑数分钟之久。此外,他还擅长玩弄弹弓。由于乃父常年在外,孙存周很少能见到父亲,所以真正练拳还是在16岁时。1909年开始正式随父习武。苦修三年,日以继夜,得孙氏形意、八卦大要,遂访京津及燕赵等地名家切磋技艺,名声鹊起。1912年,孙存周19岁时与钱氏完婚,不久只身远行,下江南,出塞北,身背黄包袱游历各地,遍访名师高手,比武较技,未遇其匹。杭州望族郑氏、刘氏慕孙存周武艺高超,争相聘为武师。逊清遗老、晚清直隶总督陈夔龙闲居海上,亦聘孙存周为其拳师。于是孙存周半月在杭州,半月在上海。期间,又与同盟会人士吴得波、郑佐平、李霄禾、施承恩等结为盟兄弟。其中,郑佐平后来在北伐时,担任北伐军第六军十九师师长。中央、江苏两大国术馆成立后,来江南的武术家就更多了。知名太极拳家杨澄甫、田兆麟、郝月如等都曾在江苏国术馆任过教习。朱国福、朱国禄、朱国祯在参加首届国术国考前都曾到江苏国术馆学习。国考后朱氏三兄弟皆被中央国术馆录用。当时,国术馆是群雄荟萃之地,经常进行实战切磋,这使许多有名的武术家很不适应。孙存周虽不在国术馆任职,但是经常来馆中代父传艺,因此有机会经常与各派名家交流。无论是馆内的教习或学员,还是馆外的名家高手,当时都不是孙存周的对手。其时,常与孙存周交流的有于化行、柳印虎、李庆澜、陈一虎、褚桂亭、李玉琳、靳云亭等。多年后,拳术名家褚桂亭每当提起往事,对孙存周的技艺仍旧赞赏不已。如果说孙存周与师兄弟之间的切磋还带有游艺的性质,那么他遭遇到的几次暗算,则更能显示他的实战反应水平。

  有一次,孙存周参加上海武术界的聚会,被张之江称为国术大师的陈某在与孙存周握手时暗中发力,陈某是岳氏连拳和鹰爪拳专家,指功惊人,但孙存周轻轻一顺就化解了出来。宴会快结束时,陈某递给他一个橘子,在孙存周接橘子的瞬间,陈某趁机抓住孙存周的脉门,情急之下,孙存周的手腕随即旋沉提翻就把陈某扔在桌子上。孙存周在江苏国术馆经常代父教拳,在父亲外出时,代行教务长职责。江苏国术馆这时人才济济,诸如孙氏拳嫡传齐公博、孙振川、孙振岱,甘凤池嫡传武术名家金佳福、金仕明父子,技击名家胡凤山、马承智、张熙堂、袁伟,八极拳、武当剑传人柳印虎,达摩剑传人陈一虎,大枪肖汉卿,双手带(刀)传人徐铸仁,武当六路拳传人陈敬承,以及名手唐殿卿的嫡传金一明等人。江苏国术馆当时除了馆内的教学外,还担负江苏水陆警官学校的国术培训工作,以及社会普及班的义务教学。江苏本是民风较文弱的省份,在国术馆的推动下,民风一时也有所改观。

  孙存周在江苏国术馆经常代父教拳,在父亲外出时,代行教务长职责。江苏国术馆这时人才济济,诸如孙氏拳嫡传齐公博、孙振川、孙振岱,甘凤池嫡传武术名家金佳福、金仕明父子,技击名家胡凤山、马承智、张熙堂、袁伟,八极拳、武当剑传人柳印虎,达摩剑传人陈一虎,大枪肖汉卿,双手带(刀)传人徐铸仁,武当六路拳传人陈敬承,以及名手唐殿卿的嫡传金一明等人。江苏国术馆当时除了馆内的教学外,还担负江苏水陆警官学校的国术培训工作,以及社会普及班的义务教学。江苏本是民风较文弱的省份,在国术馆的推动下,民风一时也有所改观。

  中国是政治“大”国,任何事物都喜欢与政治挂钩,当时的国术运动这种倾向也很明显。一些人热衷于把国术与三民主义牵强附会地联系在一起,一些人过分拔高国术的本位,提出国术救国论,孙存周对此持异议。孙存周认为,虽说国术可以体万物而不遗,但是不能脱离其修身的本位。国术的发展必须遵循其自身规律,不能依附于政治需要,否则国术运动是难以持久的。

  1930年,蒋冯阎中原开战。乱世之秋,匪盗横行,这在客观上也增加了社会对武术人才的需求。国术馆分长期班和短期班。长期班一年,短期班半年。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