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梧桐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4896
本馆由[ ei~9dw4e ]创建于2010年01月11日

林梧桐的第一桶金

发布时间:2010-10-20 14:26:00      发布人: ei~9dw4e
再赴马来西亚的旅途,是林梧桐性格改变的分水岭。   他从小性格内向,第一次到马来西亚时都还十分的害臊、内向和敏感,是个消极自卑的人。为此,亲人们替他操了不少的心。   再度离乡的途中,林梧桐对自己作了很多的思考,觉得要有作为,就得好好修理自己,不能永远躲在自作的茧里做个悲观的自卑人。他决定立即振作起来,好好奋斗一番,既然已经踏上征程,就要干出一番让母亲和家人引以为荣的事业。   “有两个人上船,为了证明自己的决心,我鼓起勇气趋前主动跟他们搭讪。自我介绍后,大家就寒暄起来,不一会儿,我们就谈笑风生了。我很惊讶,一个友善的微笑,一点努力,竟然有这么神奇的力量,轻易就把能把陌生人拉在一起。那两个人是政府官员,我们谈得很投机。后来又遇上五位商人,是那两个官员的朋友,我毫不害羞地上前打招呼并自我介绍。一席倾谈后,他们还邀请我共进晚餐,一番推辞后,我便顺水推舟的接受了。那一餐非常丰富,大家吃得不亦乐乎。”体会到与人交往和不害臊好处后的林梧桐,从此走出了个人的世界。“如果当时不动脑筋去想,不主动去结交他们,我就不会认识他们,也吃不成那丰富的晚餐了。”   回到吉隆坡后,他不但积极向叔叔、婶婶问好,还主动和他们热情交谈,让大家惊讶不已。不久,四叔就给了升职,提拔他为管工。   1942年日本攻陷吉隆坡,林梧桐没了工作,还好几次险些丢了性命。一次,他从日本人的搜  林梧桐照片(2)
村行动中,猜想到日本人可能要大规模搜查抗日份子,就赶紧让曾经出钱出力支持抗日的四叔,藏匿和销毁了有关资料。回忆当时的情形,他至今心有余悸。   “第二天,果然有三十个日军把四叔的家重重包围,搜查了三、四小时,没有结果后才悻悻离去。”这个经历给林梧桐很大的启示:   “凡事要见微知著,未雨绸缪,一旦发现有任何状况的征兆,就得当机立断,采取预防行动。优柔寡断,很可能大祸临头。”   日军统治时期,林梧桐种过菜,做过茶叶、万金油等小生意。后来又做起了废铁和五金买卖的生意。   五金生意是林梧桐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期间,他近水楼台先得月,喜欢上自家五金店隔壁李姓人家的女儿——十五、六岁就已亭亭玉立的李金花,并与其在动乱之中缔结良缘。那年,他26岁。   “说来汗颜,我当时所谓的婚宴,只不过是在吉隆坡半山芭的金陵酒家摆了三桌酒席,款待亲朋而已。”他说。   日军投降后,马来西亚重建,林梧桐抓住机会大展身手。当时,参与重建的英军带了大批的最新机械如起重机、推泥机,混凝土搅拌机等到马来西亚,工程结束后,这些机械被以投标的方式出售给民间。林梧桐抓住商机,四处奔波,四处投标,买进不少旧机械,翻新后再以两三倍的价格转卖,因时逢战时废弃的锡矿和胶园纷纷重新开张,正对重型机械需求殷切,所以生意好得出奇。   因机械买卖而进入的铁矿业,则是林梧桐发家的第一桶金。1953年,林梧桐卖给一家铁矿公司两辆泥机,公司大股东因资金周转不灵,建议他投资成为股东。林梧桐经过勘察后,发现其蕴涵有丰富的资源,就采纳建议,追加投资成为了铁矿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后来,这个铁矿头两年就每年赢利三百万元,随后更高达四、五百万元之巨。几年下来,总共赚到了五千多万。   然而,林梧桐决定做这个项目时,却被很多人认为是傻子。探明铁矿资源储备后,他曾向自己当时已加入,后又数度被推举为会长的雪兰莪五金商会的全体理事,提出招募新股东的建议。他告诉理事们只需投资30万元,铁矿公司就可以每年赚得400万元。   “在场的人士很明显地都对我的一番话表示怀疑,投资三十万元就可以每年赚四百万元?如广东人说,哪有那么大的田鸡满街跳!”。下楼离开五金公会时,林梧桐听到有些人说他是傻子。   “他们说得对,我就是喜欢做‘傻事’。”林梧桐自己在心里想。   铁矿成功以后,林梧桐又在朋友建议下,用在五金买卖中买进的旧铁船配备改装了一艘铁船,进入到锡矿开采的行列,并建立了承基铁船公司。最高峰时期,承基拥有3艘铁船,是马来西亚最早由华人经营的铁船公司之一,并打破了西方人垄断马来西亚铁船业的局面。   林梧桐也就此在马来西亚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