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救人英雄陈海鸣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66905756
本馆由[ 天翼畅游3G ]创建于2015年10月12日

·追思·亲人眼中的陈海鸣

发布时间:2015-11-09 20:36:15      发布人: XCQB
·追思·亲人眼中的陈海鸣
 
 

陈海鸣与妻子的合照

陈海鸣与女儿的合照

生前的奖状

 

 

    安徽师大对陈海鸣来说是个特别的地方。他在那里与现在的妻子张月红结识。

    相似的家庭背景,同样刻苦拼搏的人生态度,让陈海鸣和张月红两人走到一起,相知相恋。毕业后两人结婚,还是因为当时经济不好,两人领了结婚证后,便没有举办婚礼,连在老家的空场上摆两桌的习俗都免去了。新房也是租来的房子。

    为了工作来到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的英伦帝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陈海鸣依然努力承担对家庭的义务。

    聚少离多的日子不好过,夫妻两个都学会了好好照顾自己,好好与自己相处。张月红学会了瑜伽,平心静气,吐纳呼吸。陈海鸣从书法、音乐、篆刻、茶艺这些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学会生活。陈海鸣故去后,张月红来到他生前公司宿舍收拾遗物,就整理出了一箱宣纸、一箱篆刻材料工具,一箱茶叶。陈海鸣书法造诣深厚,越剧唱得很好,已是五级茶艺师。陈海鸣读书时,已会吹长笛,若不是这次出事,他还想学习古琴。

    黄山景区芙蓉区,是全家最后一次相聚,也是永远的告别。

    一个多月过去了,陈海鸣再也回不了家。

    深信当地“扁豆藤下闹鬼”的传说,母亲连续两晚去深夜的扁豆藤边徘徊,盼望见到儿子魂兮归来。

    妻子张月红还是觉得,丈夫依旧只是上海的英伦帝华公司工作,也许某一天他会推开门。

    妹妹陈海霞还是相信,也许有一天,手机微信上那个标注哥哥名字的小窗会有新消息。

    陈海鸣是水阳镇飞出来的金凤凰。因为贫穷,一个家中三个孩子,全部读书是负担不起的,父母只能做选择,让自幼身体瘦弱但最好学上进、学习成绩最好的陈海鸣继续上学。

    刻苦学习,艰难度日,也没有磨灭陈海鸣对生活的热爱,那个时候,唯一负担得起的爱好就是书法。一张用过的试卷,先淡淡地打一层草稿,然后用来练毛笔字,正反写上三层,还要拿去做厕纸。还常常被家人抱怨:“涂得那么黑,还不如用稻草搓球擦。”

    陈海鸣一路孜孜求学,从裘公中学、水阳高级中学,到安徽师大,先后进入安徽吉顺交通工业有限公司、上海英伦帝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大公司,成为骨干力量。陈海鸣是父母的骄傲,也是吴村村的骄傲。

    和陈海鸣一起长大的邻居陈四清回忆。小时候,他家里散养的母鸡跑到陈海鸣家门前下了蛋,陈海鸣捡到了,都会擦干净,给他们送到家里来。看到乡亲提着东西略有吃力的样子,都会上前帮忙。

    2008年,汶川地震震惊全国,各种爱心募捐也迅速组织起来。妹妹陈海霞在工作的店里捐款,她的儿子在学校捐款,反复捐了1000多元,得知丈夫又捐了1000多元,忍不住心疼。夫妻两个吵起架来,找陈海鸣评理。陈海鸣说:“我走在路上,看到募捐箱就捐,一路走回家,捐回家,口袋里只剩下一块钱坐公交车。受灾的人失去亲人、没有了家,已经很苦了,我们能帮就多帮一些。”

    善良大度,平和沉稳,是所有人对陈海鸣的印象。只是他们没有想到,关键时刻,陈海鸣爆发出了惊人的勇气,完成了一次壮举,以生命为代价。      范黎平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