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周林祥在宝安区四届五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摘要
2010年工作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巩固基础,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改善环境,保障民生,促进和谐,以深入开展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为抓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努力当好深圳发展生力军、争创科学发展示范区,以优异成绩迎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为“十二五”规划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总体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
回顾 2009年工作总结
以加强党的建设
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本报讯 过去的一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是我们沉着应对、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严峻考验的一年,是我们勇于实践、以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圆满完成生产总值“保11%、争12%”的目标;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民生突出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党的建设取得新的成绩。
周林祥从五个方面总结了2009年宝安取得的各项成就:
及时制定“三保”综合措施,充分发挥了区委的决策引领作用;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共同抗击金融危机,充分发挥了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了各级干部为民服务的应有作用;坚持以发展惠民生、促和谐,创造了科学发展新业绩。
认真总结是为了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与不足。
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紧迫而艰巨;二是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三是城市化时间短,历史遗留问题多;四是城市功能亟待完善;五是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与水平有待大力提升。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分析 当前总体形势好于去年
新一轮大发展有新契机
本报讯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展望新的一年,我们面临的总体形势好于去年。
一是世界经济逐渐回暖,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国家经济政策总体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二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及《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全面实施,珠三角一体化、深莞惠同城化发展以及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相继建成,为我区新一轮大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三是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后,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同时,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今年“保增长”和各项工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关键词 结构调整、扩大内需
经济 重点在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周林祥在报告中强调,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突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认真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打造电子信息高端制造业基地、生产性服务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积极构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优势,促进加工贸易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完善“腾笼换鸟”、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工作机制。
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完善面向社会、资源共享的创新服务平台和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力争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加快建设以桃花源为核心的宝安科技创新产业园。
加快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实现内需和外需有效互补。加快宝安中心区、二线拓展区和福永航空城等重点区域的规划建设;扩大内销市场,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会展活动,推进“深货北上西进”。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新型产业园区建设。要把产业园区建设与城市更新结合起来、与社区股份公司的发展结合起来,重点推进“十大产业园区”建设。
关键词 平安建设、改善民生
民生 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
周林祥在报告中指出,要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上取得新突破,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大平安建设力度。完善信访维稳三级联动机制,着力解决信访积案。对出租屋实行严格的整治与管理,严厉打击以黄赌毒黑恶为重点的违法犯罪活动;探索建设企业安全主任管理平台。
大力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继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完成第四期同富裕工程任务;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升教育医疗和计生服务水平;完善公交网络,优化公交线路;深入实施创业就业工程;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切实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加强社区建设,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培育发展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等社区社会组织,推动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工作事项;继续创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
积极促进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转型升级。
关键词 更新改造、市容提升
城市环境 以城市建设促进产业发展
周林祥在报告中强调,要在提升城市环境上取得新突破,实现城市面貌明显改观。
按照建设现代化城区的目标,把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市容环境整治与商业业态调整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加快完善城市功能,以城市建设服务和促进产业发展,创造宜居宜业的环境,迎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和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大力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加快对深圳西部滨海新城和珠江东岸新经济增长带的规划;突出区域特色,高标准开展城市和建筑设计。
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把旧改工作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提升市容环境、解决平安建设、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结合起来,加大城市更新改造力度。
大力实施市容环境提升行动。加快城市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和重点区域、重点路线、重要节点的景观建设,深入开展重点企业、产业园区和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大力开展国家生态区创建工作。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开展“绿色创建”活动,着力打造全区绿色长廊。
关键词 创新、效率
体制机制创新 以先进体制机制激励人才
周林祥在报告中指出,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增强科学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创新思想观念。正确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创新制度体系。要加快建立吸引人才和激发人们干事创业激情的制度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事业发展政策。建立绿色通道,重点引进各类高端人才。
创新基层管理。进一步简政放权。该由职能部门审批的由职能部门审批,该由街道行使的要通过授权、委托等方式下放给街道,能由社会中介组织承担的要交给中介组织。强化街道对辖区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的组织、协调、指挥能力。
关键词 党代会常任制
党建 要在推进党建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周林祥在报告中强调,要在推进党建创新上取得新突破,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加强对人大、政协和武装工作的领导,支持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加强组织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着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深入开展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按照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原则,认真落实《深入开展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方案》,充分发挥党代表在闭会期间参与党内事务、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把试点工作推向深入。全面推广党代表工作室。依托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实现党代表工作室在全区的有效覆盖。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在有条件的社区全部成立驻社区党委;把“两新”组织党员纳入驻社区党委,实行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区委全委会和委员作用。进一步完善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开展代表评议工作。制定具体的评议办法,每年选择一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评议活动。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制度,对一些全局性重大事项决策,组织听证咨询,充分听取党代表、党员群众和基层干部意见和建议。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确定我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单位的通知》的要求,推进全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进一步推行竞争性选拔干部,建立党政“一把手”监督考核制度,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
认真开展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试点工作。
认真开展区委委员、纪委委员提出罢免或撤换要求处理试点工作。
把社区党组织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认真做好2011年社区换届准备工作。
创新“两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和内容。将“两新”党组织活动纳入社区党组织活动范围;着力抓好新社会组织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