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之父”张宏达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43660565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23年03月26日

71岁还到喜马拉雅山考察植被

发布时间:2016-01-26 09:49:30      发布人: 孝行天下

20世纪20年代末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是中国植物学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自1935年进入国立中山大学起,张宏达几十年如一日,坚持野外考察,足迹遍布全中国,还曾到日本、美国、联邦德国等国家考察当地植物区系。他极注重野外考察对植物学研究的重要作用,他学风严谨,富有创新精神。他先后发表了《雷州半岛红树林植被》、《广东鼎湖山植物群落之研究》等奠基性论著;在71岁高龄时,他还到喜马拉雅山南坡考察植被和区系;76岁时,还应邀考察甘肃、青海干旱生态系统,越过海拔3800米的高山,穿过柴达木盆地,到达青海湖。踏遍青山人未老,是他一生的写照。

  自1954年起,张宏达一直是中山大学植物学科学术带头人,长期以来非常注重基地建设和学科建设。1978~1992年,他任国家教委教材编审委员会生物学科副主任、植物组组长。并主持全国统编教材《植物学》的编写。多年来,张宏达主讲了《植物形态学》、《解剖学》、《分类学》、《生态学》、《植物拉丁文》、《生物地理学》、《植物系统学》、《药用植物学》等十多门课程。

  1987年,与联邦德国开展“中-德生态研究合作计划(CERP)”,在海南霸王岭建立了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定位站;1987年,受教育部委托,率领专家组在北回归线地区考察和评估,最终选定广东封开黑石顶,主持建立了“教育部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实验中心”;从而也为中大生态学科、植物学科的研究、实习以及学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2012年的教育部新的学科评估中,中山大学生态学排名并列全国第一。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