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青云天堂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34852952
本馆由[ Jayxun宝宝 ]创建于2015年10月27日

延安紧急电报

发布时间:2015-11-05 23:31:33      发布人: Jayxun宝宝

四四年十月下旬,七七0团指战员挥汗如雨干得正欢,从团部直属队那边传来消息,军委命令七七0团上前线作战!战士们直起腰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哈哈,终于轮到我们上前线!看小日本鬼子还能猖狂到几时!”战士们甩下手中的锄头高兴地跳起来,再没有比这更让人激动的事。
看来已经到了对日发起全面反攻的总阶段,要不然军委也不会把保卫延安的留守部队调上前线。
这次一定要赶快行动,免得夜长梦多!想起上次说上前线,三天就变黄后,七七0团留下来守卫在陇东前沿,一住就是七年。
七七0团要上前线消息立刻传遍了大、小凤川,这一天终于等到了!要真刀真枪和日本鬼子干了,战士们忍不住流下热泪。
留守兵团指示七七0团,留下一个营守住大凤川,一边搞生产一边搞防守。一份电报使三个营全都惶惶不安,谁都想上前线,谁都怕自己营被留下来,最后留下的是三营。
三营同志吃过很多苦,在陇东留守岁月中担任打捞海盐的艰巨任务,条件相当艰苦,他们克服一切困难坚决完成了任务。现在不让他们上战场,战士们当然想不通。最终三营还得坚决服从了命令,有的战士哭了,他们都是好样的。
善于思考的三营长郭应春想到,分别前一定要留下什么做纪念,也不枉七七0团在大、小凤川干了一场,他向团长张才千提出修建一个纪念碑,“这个建议很好!我马上向旅部汇报。”张才千摇起电话。
在七七0团出征前,三营的同志开始一凿一斧建刻石碑,为三八五旅七七0团最终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见证。

七七〇团碑文:
抗战以来,我团即留守后方,执行毛 朱总司令的屯田政策,一面保卫边区,一面生产建设。八年来,由于党政军民的帮助和我全体指战员共同努力,得以突破顽敌封锁,度过抗战难关,为更进一步生产建设,积蓄反攻力量,去年四月即奉命开抵大、小凤川。
当时大、小凤川是一荒凉地带,野山僻壤,林木参天,人烟无几,兽群遍行。经二年之劳动创造,我团已开地三万四千亩,修筑营房四百余间。为了便利军民运输,今年又费工四百五十日修竣凤川抵合水之大道五十余里及小凤川口木桥一座,并操有作坊手工业山货割漆等副业生产数十种。现在粮食满仓,菜蔬有余,牛马成群,猪羊满圈,革命家务日趋巩固。
对于新民主主义建设事业,我全体同志莫不争先恐后,克己奉公。如开荒中有的半夜燃火挖地,有的抱病上山。如练兵中人人昼夜苦练,反复操作,精神更为热烈。生产之劳动英雄,学习模范与工作模范者全团以数百计。连长邓中华、刘全清,指导员王立友,排长张永海、朱炎林,班长王得金、吴开祥,战士窦喜才、李长荣更是群英中的出色人物。…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三八五旅七七〇团


暨全体指战员敬志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七日立
团长:张才千; 政委:宋景华; 副 团长:卜万科。
参谋长:李迎希 ; 主任:曹传赞…

碑背面竖行阴刻全团九十七名劳动英雄、工作模范和学习模范邓中华、刘全清、王立友、吴开祥、王徳全、贺青云(以下略去九十一名)


他们临走前还念念不忘把手头没做完的农活安排好,把各种农具和一些物品送给大、小凤川的老乡。
七七0团移交给抗大七分校的猪牛羊牲畜有几千头,家禽几万只和几十万斤粮食。
要走了,战士们依依不舍,对大、小凤川怀有深厚的感情,望着成熟的庄稼和一排排的营房窑洞,他们的眼眶湿润了,从田间地头到牛圈猪舍都是他们亲手打造。
战士们最后一次参加劳动,唱起自己创作的开荒歌:“你一锨我一锨,比比谁的力气壮,你一锄我一锄,开荒好比一战场。上战场啊打东洋,咱们生产为谁忙,为的是打胜仗!打胜仗保家乡,保家乡要武装,抗战军民有公粮......”
出发了,离开自己亲手创建的家园,战士们别过头匆匆而去,再见!大、小凤川!再见!三营的同志们!
当七七0团踏上三营洒下辛勤汗水修建的“七.七”石桥,保家卫国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