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33863728
本馆由[ 周氏玉堂 ]创建于2011年08月27日

后稷教稼园

发布时间:2011-08-27 14:41:26      发布人: 周氏玉堂

  后稷教稼园位于杨凌高速公路出口处。教稼园以农耕始祖——后稷设计为主线,以农耕文化为背景营建的具有现代休闲性的观光公园。设计上追求简捷明快,悠久朴实的视觉效果;在设计风格上追求古朴,自然的格调;同时园内还增加了参与性项目,以增强公园的趣味性、娱乐性。  园区主入口与后稷像分别为园区两条南北景观轴线的起始点,以体现后稷和其相关的农耕文化。公园入口处采用古农具与景石等相互结合,三个大篆体绿色的字“教稼园”醒目而高雅。在入口名称下设置5个仿古代石农具,在其顶部刻有其五谷即:“栗、麦、稻、稷、豆”字样和相关图形,以和主题相互呼应。在入口到后稷像之间为教稼广场。一直径50m圆型广场,其中央为一方型高2m的T型台子,顶部为直径6m的花岗岩地雕农耕“授时图”,台四角各设置1个花岗岩景观圆球内侧刻有“春、夏、秋、冬”汉字,与其“授时图”的农时相呼应。整个广场以喻意传统文化中的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方型教稼台的颜色为土黄色,其圆型广场为青蓝色与其形成互补的对比效果;也取意为五色土中黄土为中的风水的思想。台子和高大的后稷雕像遥相呼应,以传递中国农耕历史发源地的信息符号。

  一进大门,你就可以看到在涌道上,有12个高50cm,长1.2m的阴阳大脚印,其意来源于历史典故——后稷之母姜源郊外践巨人脚印而怀孕的故事,也喻意中国农耕历史发展变化的艰辛脚印,从景观的角度讲,会给游人带来一种新奇的视觉美感,也会激起游人参与意识而践“古人”之脚印。

  在广场以北的涌道设计了两列共10个直高度1.8m巨型粮缸,缸内设置色光灯,夜晚之时从缸内底部发出迷人的光线,其缸外部携粗麻绳以追求粗野的视觉景观效果,每个粮缸上刻有胛骨文“粮”字。

  沿台阶拾级而上,进入后稷像下的农业史展览馆,全面了解农耕历史的文脉,再登更高一层后稷像下的观景平台,也是全园的最高点,南眺为巍巍秦岭,渭河两岸滚滚麦浪,北看农科城全貌,俯视教稼公园全景尽收眼底,在有限的园区内观光情绪达到高潮。

  教稼园土台长178米,宽67米,高8米,总面积12000平方米,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其雕像雄伟高大,引人注目。园内有近10亩53种花卉苗木。园内设有农业科技史展馆,分别展示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史和从古至今为农业做出贡献的名人以及他们的成果介绍。

  教稼园的夜景也是一道独特的景观。教稼穑区主要色光为黄色,后稷像为白黄色光,台下为紫色光渐变,给人一种上升感;水系区为蓝色光,五谷种植参与区为绿色光。

  后稷故里

  后稷故里,稷山,春秋称“稷”,相传后稷曾于县境南陲的山中教民稼穑,后称此山为稷王山,属晋,汉为河东郡闻喜县地,北魏太和十一年置高凉县,遂于隋开皇十八年改高凉县为稷山县。

  后稷奖

  “后稷奖”是农高会设立的唯一奖项。后稷乃中华农耕文明之始祖,杨凌则是其“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之地。为缅怀后稷重视农业之遗风和为中华农业文明作出的开创性努力,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故此,农高会的这一奖项取名为“后稷奖”。设立“后稷奖”的目的,旨在通过国内相关专家对申报项目的评审,客观公正地遴选出一批农业高新技术的优秀新成果、新产品,予以颁发“后稷奖”和“后稷特别奖”,为其进一步占领国内外市场,加速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服务。“后稷奖”的评审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涉农产品迅速占领国内外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农高会的奖项在前八届称为“后稷金像奖”,从第九届开始,更名为“后稷奖”,分为后稷奖和后稷特别奖。

  2007年11月,在第14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稞青黄瓜”获得农高会“后稷奖”。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