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黑龙江省委原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赵德尊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25254919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2年02月03日

救亡运动显锋芒——赵德尊

发布时间:2012-02-03 09:04:16      发布人: 孝行天下

  1913年3月,赵德尊出生在辽宁省辽中县一个贫苦的人家。在他未满周岁时,当教书先生的父亲就病逝了。但刚毅的母亲吃糠咽菜,坚持让失去爸爸的赵德尊读书,所以赵德尊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又来到沈阳读初中、高中。1931年赵德尊回母校合影留念

  9月18日,正在沈阳上学的赵德尊和同学们在宿舍里突然被隆隆的大炮声惊醒,只见一道道闪亮的火光从日本租界发出,一发发炮弹飞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9·18”事变爆发,几十万东北军奉命“绝对不许抵抗”,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赵德尊心里的火“腾”地一下冒出来,“这事儿激起了我抗日的决心,在家一天也呆不下去了!”

  “妈,我走了!”他深深地爱着自己的母亲,可他绝不愿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当亡国奴。

  赵德尊流亡到了北平。1933年,赵德尊带着对知识、对光明的渴望与向往考入了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忧心忡忡的东北流亡青年赵德尊立刻受到了中共地下党的关注。地下党秘密给他借阅《共产党宣言》等“禁书”,奠定他的革命世界观、人生观,又派人专门给他讲述党的基本知识,使他明白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打日本、救中国。

  1935年12月9日,是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共北平地下市委和市学联发动数万名大中院校学生上街游行,到北平市政府门前请愿,“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爱国无罪,收复失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声响彻云霄。

  一个月内,四次大游行、大示威,赵德尊表现得异常勇敢。北平的“12·9”运动引发了风起云涌的全国学生运动,成为全国性的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爱国救亡运动。斗争风雨磨炼了他的意志,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12月,中共北平市委正式批准赵德尊为中共正式党员。入党当晚,他激动地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大愿得偿,生死以之,抗日救亡此其时!”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