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成立之初最年轻的一位省委书记赵德尊
而今,当他再次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时,激动地对记者说:“当选十七大代表,我觉得自己又担负起了一份责任。离休22年了,但是,我对党的事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是永远不变的,永远的,一直到我故去也不变!”
“百团大战”后,形势恶化。1941年5月,日军两万多人再次进攻太行山。八路军129师政委邓小平亲自来到新组建的六分区,言传身教赵德尊带领部队打击侵略者,派出10支武工队深入敌后袭扰日伪军。邓小平的简捷明快、踏实干练使赵德尊铭记一生。1943年9月9日,赵德尊奉命以七大代表的身份奔赴延安,离别了烽火连天的太行山。 “我走了,我还要回来打鬼子!”山谷林涛,回荡着赵德尊的呐喊。王鹤寿带赵德尊一道去中央小食堂吃饭。饭厅里已来了不少人。过了不一会儿,一位身材高大、衣着朴素的中年人走了进来,膝盖上打着大补丁,赵德尊看着这个人挺像报纸上的一张照片,莫非他是……他正想着,这位中年人径直朝他走来,王鹤寿连忙扯了扯他的衣角:“这是毛主席。”毛泽东上前一把抓住了赵德尊的手,一口浓浓的亲切湘音:“你是新来的同志吧?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呀?” 赵德尊万分激动,颤着声说:“主席好!我叫赵德尊,刚从太行山来。” “噢,从太行山来,我看你满身征尘像是前线来客嘛,前方情况现在怎么样呵?”毛泽东饶有兴趣。
“报告主席,太行山经过开展大生产运动,经济状况已经好转,军民吃、穿都不发愁了。日军的几次‘大扫荡’都被粉碎了,现在部队扩大了,村村有民兵,区区有武装,妇女做军鞋,儿童去站岗,根据地人民都发动起来了,已经是全民皆兵、拼命杀敌,我们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我来的时候开了个大会,让侦察员去抓两个日本鬼子来,说到就捉到,鬼子在咱们的大会上出尽了洋相。抗战胜利的一天不远了!”“好、好、好!哈哈哈!……”毛泽东连声称赞,禁不住爽朗地开怀大笑。
赵德尊带领195名干部到了黑龙江省省会北安,与先期到达的抗联干部和晋察冀干部会合,王鹤寿任省委书记,赵德尊任省委组织部长。赵德尊力主“挑大的干。现在局势不稳,叛乱不断,我们应该置四周小县叛乱于不顾,全力打下泰安!”省委同意了赵德尊的意见。泰安,位于黑龙江省、嫩江省交界处的铁路枢纽,是国民党军在黑龙江的大本营。
经过五昼夜激战,守敌被一举全歼。泰安解放了,城头升起了鲜艳的红旗。得到前线胜利的捷报后,赵德尊立即召开全体党政机关干部大会,大声宣布了这一喜讯。顿时,全场欢声雷动。1949年9月,赵德尊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这一年他刚刚36岁,是共和国成立之初最年轻的一位省委书记。不久,他又兼任省政府主席、省军区政委。党政军一肩挑,赵德尊精力充沛、长袖善舞、成绩优异。他撰写的调查报告《我们应当重视肇源县今年农业爱国增产运动的新经验》在《人民日报》上全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