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生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4224
本馆由[ 5eixl12j ]创建于2010年01月10日

“他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所受到的尊重,无论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发布时间:2011-07-27 09:15:03      发布人: 黑白双煞
  “国际著名、深受尊重”, “他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所受到的尊重,无论怎么评价都不为过”,国际同行对刘东生这样的评价是否恰当?当人们了解他的成就之后,心中自有定论。   从1804年以来,国际上对于黄土的成因存在两种学说——“风成说”和“水成说”。从20世纪50年代起,刘东生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中国的黄土堆积》等多部专著,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说”,把风成沉积作用从黄土高原顶部黄土层拓展到整个黄土序列,并把过去只强调搬运过程的风成作用扩展到物源-搬运-沉积-沉积后变化这一完整过程。这平息了“风成”、“水成”之说,为全球变化研究奠定基础。   1909年国外学者提出的四次冰期理论,主导了20世纪前半叶的古气候学研究。1958年,刘东生根据黄土与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发现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远不止四次,对经典的四次冰期理论提出挑战,最终建立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理论,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   上世纪80年代,刘东生基于中国黄土重建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使中国黄土成为古气候变化记录的最重要档案库,与深海沉积、极地冰芯并列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做出重要贡献,为国际科学界所信服。   1964年至今,刘东生还致力于青藏高原隆起与东亚环境演化研究,把青藏高原研究同黄土高原研究结合起来,把固体岩石圈的演化同地球表层圈的演化结合起来,开辟了地球科学一个新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这些成就的列举或许有些单调,但足以让人们肃然起敬。”刘东生的同行们说。刘东生在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理论贡献,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他发表的文章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科学引文索引)引用3000多次。2002年获国际最高环境科学成就奖——泰勒奖,这个奖授予对发现和解决世界范围的环境问题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