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蓉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09629409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7月11日

“双红名旦”王英蓉:艺不惊人誓不休

发布时间:2011-07-11 14:49:39      发布人: 黑白双煞

  看过王英蓉舞台表演的人,都难以忘怀她韵味十足、吐字清晰、行腔自如的独特风格,她的声腔空灵而意境悠远,有时典雅大气,有时却又哀婉深情,令人印象深刻。她顾盼有情的眉目加上修长袅娜的身材,创造了琼剧舞台上一代名伶的美好形象。然而,王英蓉决不仅仅是在唱腔上赢得观众,她的唱、做、念、打的工夫也非一般的演员所能相比的。

  “那时环境单纯,几乎没有别的杂念,演员们一心只想把戏演好,不管吃多少苦,都没有怨言。这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特征,真正可以做到艺不惊人誓不休。那可不是讲假的啊。”英蓉姐说。

  运用“假嗓”改变琼剧唱腔

  与许多地方戏曲一样,解放后到文革爆发前,琼剧曾迎来她的黄金时代,而这个黄金时代的出现是跟这一代艺术家的献身艺术、不惜辛劳的创造精神分不开的。

  英蓉回忆,想当年,她为了练唱腔,早晨5点就洗刷完毕,急急忙忙小跑着到几里外的空旷地练唱腔,练打、做、念的底功。那时的海口郊外灌木丛丛,周遭环境清清冷冷,早晨起来,心里还真有点发毛。可想着郊外的宁静,又不会惊扰别人的美梦,她一个年轻的姑娘必须在内心里坚强起来,一心只想着唱戏,尽快将那些恐惧的念头驱赶掉。说到这,英蓉姐感叹,当然,到郊外去练唱腔的不止我一个。那时的演员自觉磨练心性的敬业精神,自觉吃苦敢于担当的勇气,是当今很多年轻演员想象不到的。

  王英蓉就是在这无数次战胜自己的恐惧、失败的情绪中练就了一身工夫,在唱腔上创造性地运用了“假嗓”,改变了琼剧旦角历来运用“平喉”演唱的传统,突破了男女同腔同调的窠臼,给女主角创造人物形象拓宽了无限的空间,正如王韧先生所言:王英蓉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为琼剧的女腔改革,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于是,舞台上的王英蓉像一只自由欢唱的鸟儿,她宽广的音域和浑厚深沉的音质,让她的演唱听起来高亢而不显得尖利,这在名剧《红叶题诗》中尤其显现。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