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重评梁湘是有着广泛的支持背景的
2004年3月,《炎黄春秋》杂志(2004年第3期)发表何云华的《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首次重提邓小平对梁湘主政时期的深圳的称赞好评——
1987年6月12日,在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内,当南斯拉夫贵宾科罗舍茨紧紧地握着邓小平的手时,邓小平再次提到1984年的深圳之行,并为他在深圳的题词的深刻内涵作了最准确的注解:“我去过一次深圳,那里确实是一派兴旺气象。当时他们让我题词,我写道:‘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当时我们党内还有人采取怀疑的态度,香港舆论界不管是反对我们的还是赞成我们的,也都有人持怀疑态度,不相信我们是正确的。深圳搞了七八年了,取得了很大成绩。现在我可以放胆地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所有的怀疑都可以消除了。”
邓小平后来曾很明确地对时任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说:“梁湘思想很解放,你们应该到深圳特区看一看。”
2004年6月,多家党报转摘《中国共产党党史镜鉴》之《来自洋浦港的报告》(作者史义军),以《1989年,“洋浦风波”震动中南海》为题,歌颂时任海南省省长的梁湘,1988年走马上任后,把洋浦开发列入全岛五大片区之一,要将洋浦建成中国第一个“自由港”,使洋浦变成海南西北部一个具有热带海滨特色的重化工港口城市,城市规模达到人口30万,年产值近200亿元(为当年海南省工农业总产值20亿的10倍)。“洋浦模式”设想在不侵犯国家主权的前提下,放手引进外商,其原则是:主权范围内的事,中国说了算;企业经营自主权,管理权上的事,外商说了算。即“你投资我欢迎,你赚钱我收税,你犯法我抓人。”一些国外财团,纷纷对洋浦产生兴趣。可惜后来洋浦模式引起轩然大波,梁湘被撤职。
2004年8月初,《南方周末》以《梁湘:创建特区最苦时期的“苦官”》为题,直接赞扬梁湘。说:“深圳特区的大规模建设起自于梁湘。于是,就有了‘深圳速度’和‘一夜城’这样的神话。”
2004-年8月20 日,《南方都市报》在《坐不住的慈祥老人》报道中,不仅详细描述了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梁湘向小平汇报前后经过,还刊出了1984年1月24日,邓小平抵达深圳,在迎宾馆受到梁湘热烈欢迎的大幅照片。
4、
这次“深圳人重评梁湘”,源于对《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3月2日《盘点落马省部级高官》一文将梁湘列入《知名贪官录》的强烈反弹。
该文以“广西又一‘省部级大虫’落马,广西原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主席刘知炳被开除党籍,依法逮捕”为新闻由头,将梁湘与近十年查处的“省部级大虫”李纪周(原公安部副部长)、李嘉廷(原云南省长)、石兆彬(原福建省委副书记、原厦门市委书记)、慕绥新(原辽宁省副省长、沈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倪献策(原江西省委书记、省长)等贪官相提并论(其余贪官是: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党组成员,自治区党委委员沙比尔、铁道部原副部长罗云光、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徐炳松、广东省人大原副主任于飞、河北省人大原副主任姜殿武、湖北省原副省长孟庆平、宁波市原市委书记许运鸿、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克杰、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秦昌典和政协原副主席王式惠、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周文吉、湖北省原副省长李大强,国防科工委原副主任徐鹏航、全国纺织总会原会长吴文英、原河北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丛福奎)。
深圳人义愤填膺,对这种致改革者冤上加冤的昏话奋勇反击——梁湘生前一直要求有关部门撤消他“犯有严重的以权谋私错误”的不实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