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月卿陈桂华纪念堂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99902511
本馆由[ 133*****072 ]创建于2019年04月22日

家乘序

发布时间:2020-04-11 21:20:56      发布人: 133*****072


 

聖諭雲:敦孝弟以重人倫,篤宗族以昭雍穆②”。從古帝王,未有不以仁天下也一脈之姓,而綿其氏,錫其族而世其家,故瓜瓞克綿,紀于風雅⑤;九族既睦,截在虞書⑥。由上治、下治、旁治之說推之,乃知報本追遠,睦宗合族,固家者之所以有事也⑧。夫宗祖之傳幾何族,族子孫之衍又幾何氏,其所以乘之久遠而宗盟不替者,則譜尚焉故譜曰:家乘取截事也。余自東窗受書以來,覽古之下,竊⑩见夫蘇氏亭序11,范公義田12,未嘗不慨然興感焉,以為古人不相及,大抵如斯也,繼而友教四方見夫閥閱13名門,類皆立祠修譜,雖世遠年湮(yan支分派別,而祖功宗德,百世不遷孝子慈孫,萬代如見。學記14雲:“良弓之子,必學為箕;良冶之子,必學為裘。15”則箕裘之紹16,豈易言哉。於壬子17歲七月上浣18,柔姪19余在家中,間暇靜處,忽有堂叔玫玟章、珹章、秀章、耀章接踵而至,約余赴黃梁壩,同議族譜,余觀立心制行20,孝友21成性,雍雍然22,有儒者之風,雖失志雞窗23,壯懷莫遂。而先叔玉章身列太學24,家聲丕振25,且堂叔珶章之子,堂弟三鳳,亦列太學,兼之學問機杼26,運用人情,夫所謂象賢元宗27者,非歟?至癸醜年新正28十八日,合族議譜開名。噫嘻,吾家亦有承先啟後之思乎?夫齊家、治國,事雖異,而理無殊。故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也,史截善惡,勸懲必嚴。至於譜,則以仁孝之心為睦族之事,非強有力者,不能勝是任,非任大不諉者,不能成斯舉。書雲:慎厥終,惟其始29。識者於此觀焉,夫反哺跪乳30,豺獺(cháitǎ知祭31,物雖異類,尚識報本,況人靈於物乎?蓋祖宗之澤,貽於子孫之心,光宗耀祖,非前人無以綿延於後世,不追遠,又何以顯揚夫前人哉?今欲序譜、立祠,俾32五世以上功德,長綿萬代之遙,千古不替孝思,其顧祖廟而興思,光門閭33而崛起者,正可于始基34卜之35矣。吾家人雖甚繁,安敢辭勞心勞力之說乎?爰為之贊曰:興仁興讓一家和,始見吾門苦琢磨;祠譜朗然詳且核,子孫接續若江河。

 

乾隆癸歲七月中元典員扈爾聰題於同嶺之淩雲閣

 

【注释】

      聖諭《圣谕广训》是由清朝官方颁布,并运用政治力使之广为刊行的官样书籍。《圣谕广训》一书的内文,基本上分为康熙《圣谕十六条》与雍正《广训》两个架构。《圣谕十六条》乃摘录自康熙九年(1670)所颁上谕, 每条七字,结构工整,兹列于下: 1、敦孝弟以重人伦;2、笃宗族以昭雍穆;3、和乡党以息争讼;4、重农桑以足衣食;5、尚节俭以惜财用;6、隆学校以端士习;7、黜异端以崇正学;8、讲法律以儆愚顽;9、明礼让以厚风俗;10、务本业以定民志;11、训子弟以禁非为;12、息诬告以全善良;13、诫匿逃以免株连;14、完钱粮以省催科;15、联保甲以弭盗贼;16、解雠忿以重身命。而《广训》部分,则完成于雍正即位次年(1724)。雍正自云,期望其子民“俾服诵圣训者咸得晓然于圣祖牖民觉世之旨,勿徒视为条教、号令之虚文”,因此就康熙《圣谕十六条》各条目,逐一“寻绎其义,推衍其文,共得万言,名曰圣谕广训”,而创作了十六篇短文,及一篇序言。至此《圣谕广训》一卷于焉问世,后简称《广训》。

      敦孝弟以重人倫,篤宗族以昭雍穆敦篤实。孝弟,亦作“ 孝悌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人倫,封建礼教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指尊卑长幼之间的等级关系。雍穆,和睦;融洽。汉扬雄《羽猎赋》:“乃祇庄雍穆之徒,立君臣之节,崇贤圣之业,未遑苑囿之丽,游猎之靡也。”《三国志·魏志·陈矫传》:“夫闺门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陈元方兄弟。” 明无名氏《飞丸记·公馆言情》:“盛世看泰宁,圣治复雍穆”。清汤之旭《皇清太学生武修袁公(袁可立曾孙)墓志铭》:“友於昆弟,雍穆无间。”

      綿:绵延。

      錫其族而世其家:,赏赐。上古时代以封地锡姓,故有此一说。,传世。

      瓜瓞克綿,紀于風雅瓜瓞,喻子孙繁衍,相继不绝。,能,能够。,同“记”。風雅,《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诗·大雅·緜》:“緜緜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此处泛指《诗经》。

      九族既睦,截在虞書九族,从自己的高祖至自己玄凡九代。,和,记。《虞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上治、下治、旁治之說:语出:“上治祖祢,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旁治昆弟,合族以食,序以昭缪,别之以礼义,人道竭矣。缪:通“穆”,左昭右穆,古宗庙之制,始祖庙居中,以下皆父为昭,子为穆,昭居左,穆居右。意思是:向上整治好祭祀祖和父的次序,是尊重尊贵者,向下整治好子孙们的亲疏关系,是亲爱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从旁边整治好同族兄弟的亲疏关系;聚合同族的人举行进食的礼节,按照昭穆关系来排列族人的次序。

      家者之所以有事:克,能也。“克家”谓能治家也。有事,应为“有此事”,此处指续谱修牒之事。

      :同“授”

      :谦辞,指自己:~谓。~以为可行。

?      蘇氏亭序,设立。宋,苏洵《苏氏族谱亭记》:“乃作《苏氏族谱》,立亭于高祖墓茔之西南,而刻石焉。”

?      范公義田:指宋代范仲淹置义田以赡族人之事。

?      閥閱:指有功勋的世家。

?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      良弓之子,必學為箕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语出《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唐孔颖达疏:“良,善也。冶,谓铸冶也。裘,谓衣裘也。积世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陶铸金铁,使之柔和,以补治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箕,柳箕也,言善为弓之家,使幹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 意思是:好的冶匠的儿子,要把冶炼金属制造的本领学到手,就要先学缝制皮衣的技术;好的工匠的儿子,要把制造良弓的本领学到手,就要先学习用木条做簸箕的技术。说明求学应先易后难,当循序渐进。

?      箕裘之紹:同“业绍箕裘、克绍箕裘。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序》:“窃伏自念,业绍箕裘,家藏坟索,插架之收储,趋庭之问答,其于文献盖遮几焉。”箕:畚箕;裘:兽皮袄;绍:继承。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      壬子:乾隆57年,公历1792年。

?      上浣:指上旬。也写作澣。俗为上澣、中澣、下澣为三澣。

?      柔姪稚。谦称。

?      立心制行立心,宋明思想家关于道德修养的要求。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子语录·语录中》)的人生理想。他讲的立心,实际上就是立志。南宋陆九渊也讲“立心”:“心不可汩一事,只自立心。”(《陆九渊集·语录》)他认为,“心即理”,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规范,为人心所固有。制行,规定道德和行为准则。《礼记·表记》:“圣人之制行也,不制以己。” 孔颖达 疏:“圣人之制法立行不造制以己之所能,谓不将己之所能以为法,恐凡人不能行也。” 陆德明 释文:“行,下孟反。” 宋 秦观 《陈寔论》:“古之君子初无意於制行,其制行也因时而已。”

21孝友: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

22雍雍:犹雍容,从容大方。《太平广记》卷四四引唐·薛渔思《河东记》:既及弱冠,仪形甚都,举止雍雍,可为人表

23雞窗:亦作鸡牕(chuāng同窗),指书斋。

24太學:太学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25家聲丕振:家族世传的声名美誉大力振兴。

26機杼:指织布机,比喻诗文创作中的新巧构思和布局

27象賢元宗:象賢,谓能效法先人的贤德。《

28新正:指农历新年正月,或农历正月初一,元旦

29書雲:慎厥終,惟其始。此语出自《尚书·仲虺之诰》:“慎厥终,惟其始”。疏曰:思其结果,惟看其开始如何?慎:谨慎,厥终:结果。

30反哺跪乳增广贤文》:“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马无欺母之心。” 据说老乌鸦不能自己去找食物的时候,小鸦会用把吃进去的东西反哺出来,也就是吐出来给老乌鸦吃,来感戴老鸦的恩义,这就是动物长大后反过来“赡养”父母的行为;小羊羔喝奶的时候是跪着的,这是一种感恩的举动;人不乱伦,马不乱性,好马比君子,马不欺母。马的嗅觉、味觉、听觉特别灵敏发达,每当儿马和母马交配之时,儿马首先要用鼻子嗅一嗅、甚至用舌尖品一品骒马阴道的气味,它能辨别出来是不是自己的母亲!如果是自已的亲生母亲,它会立即作罢,绝不会进行交配、作此苟且之事!这便是著名的“马不欺母”。所以说,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31豺獺知祭豺祭和獭祭。初春,河水解冻,獭开始大肆捕杀鱼类;深秋,鸟兽长成,豺大量杀兽以备冬。古人因以附会其为捕猎前的祭祀,并且以此作为人类鱼猎季节的开始。

32:使。

33門閭家门;家庭;门庭。宋王安石《祭吕望之母郡太文》:贤矣夫人,善持门闾。

34始基:本原。

35:占。此处意指祖廟、祠堂建成后有祭祀的地方。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