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孙景尧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97697665
本馆由[ 匿名会员 ]创建于2012年07月10日

各方学者唁电

发布时间:2012-07-20 10:16:09      发布人: 匿名会员
 
乐黛云、汤一介唁电
惊悉孙景尧教授去世,内心深感震惊和悲痛!
景尧是我们多年的好朋友,好同事!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整整三十多年的时间内,我们都在一起为推动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复兴和发展努力工作,并结下深厚的友谊。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多年的常务理事会工作中,我们长期真诚合作,互相支持,一起为学科的发展出谋划策,那些令人振奋的日子此刻历历在目。景尧作为副会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无论在日常学术工作中,还是3年一届的学会年会期间所付出的努力和奉献,对于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兴盛功不可没,将永留学科的史册!
他的去世是学会的重大损失!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重大损失!景尧先生在病重之际所表达的:如果有来生,仍将选择从事比较文学专业的真诚意愿,为学会同仁所永久感念。我们为有这样的学术同仁和朋友深感骄傲!并将记住他的意愿,将学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请景尧夫人小肖及其家人节哀!
愿景尧老友安息!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乐黛云
中央文史馆馆员、北京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汤一介
2012710
另附:
北京大学乐黛云唁电
耘华,请转小萧:
收到请告知。
亲爱的小萧,非常惦记你,但我不想说什么客套的话,有些内心的悲伤是无可慰籍的。其实我们离这一天也很近了!但愿像海明威所说的,如山间小溪之流入大海,从容而平静。也像陶渊明所说的:当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我和老汤都十分怀念景尧,每次去上海都蒙你们两位带我们去最好玩的地方,吃最好吃的东西,情致殷殷,令人难忘。幸而你还有孩子们,最好去法国或贵州老家散散心。千万要善自珍惜调理,说句真心话,一切还得靠自己!
乐黛云
 
 
 
复旦大学杨乃乔拜唁电
刘耘华教授:
惊悉我国著名比较文学学者孙景尧先生病逝,复旦大学比较文学学科同仁感到万分悲痛!
孙景尧先生为中国比较文学界卓越学者,他曾对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请转达我们的哀悼之意,并谨向孙夫人表示慰问,希望她节哀顺变。
特电
杨乃乔拜上
2012711
复旦大学陈思和唁电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惊悉孙景尧教授去世,不胜悲痛。景尧教授是复旦校友,我的学长。我与他相识三十余年,以往岁月,景尧教授论学讲道,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去年暑假,我们两校携手举办比较文学年会,亲密合作,精诚团结,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万万没有想到会议刚刚结束,景尧教授就此病倒,竟成诀别。天地不仁,嫉人间之英才,摧学界之翘楚,景尧教授的去世,这是中国比较文学界的重大损失。
    请代我向景尧教授的夫人致意,望节哀。
                                                                 复旦大学中文系陈思和
2012711
复旦大学戴从容唁电
尊敬的治丧小组的先生/女士:
    您好!
    惊闻孙先生的噩耗,让我无比痛心。我和孙先生曾同在苏州大学共事,后来孙先生到上海师大,我到复旦大学,我们虽然不同校,但仍然共同在比较文学领域从事研究,常有交流。孙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长者,他忧国忧民的人格,严谨深刻的学术、亲切随和的性格,以及对后辈的关怀提携,都让我深深敬佩。孙先生的去世是中国比较文学界的一大损失。
    敬颂
夏安!
从容
 清华大学罗选民唁电
沉痛哀悼孙景尧先生!先生已逝,风骨永存!
清华大学外文系罗选民
 
 
 
 
北京大学周小仪唁电
惊悉孙景尧先生仙逝,不胜悲痛。
先生对中国比较文学事业贡献卓著,为后学敬仰。
谨向家属表达沉痛悼念之情。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
                             
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
                                   
周小仪
 
 
 
 
 
 
 
 
 
 
 
河南大学梁工唁电
刘耘华先生:
惊悉孙景尧教授不幸逝世,万分悲恸。请向师母转达我的诚挚慰问,切望节哀保重。孙景尧教授对中国比较文学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永远与天地同辉,我们永远怀念他。
梁工,于河南大学
南京大学程爱民唁电
刘耘华老师
      惊悉孙景尧先生逝世噩耗,心情十分悲痛!景尧先生一生致力于比较文学研究,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逝世无疑是中国比较文学界的重大损失!由于本周末本人要主持研究生答辩工作,不能前去参加孙景尧先生的追悼会,不知可否请贵中心代为安排以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和我本人的名义敬献两只花圈以表哀思?若可以安排,请告知花圈费用多少,我随后将             额汇给你。谢谢!
请代向孙景尧先生的家属表示慰问!

南京大学
程爱民

中国人民大学曾艳兵唁电
耘华兄:
你好!
近闻孙先生去世,颇感震惊与悲痛,年前听吕超讲,孙先生经治疗后,病情稳定,情况良好。前日在湖南,孟昭毅教授告诉我此噩耗,良久无语。当晚孟先生发去唁电,以为代表。今日回京,看到耘华兄发来的讣告,又添悲痛之情。只是明日不能远赴上海为孙先生送行,日后当寻找各种机会表达对孙先生的感谢和哀思。昔日与孙先生的交往与谈话依然历历在目。 
耘华兄节哀并保重!
艳兵
天津师范大学王晓平唁电
耘华先生:
      惊悉景尧先生仙逝,痛惜何如!景尧先生为中国大陆比较文学事业垦拓与教育事业、为国际文化交流事业贡献杰出,弟素来敬佩先生的道德文章,惜目前正在会议中无法亲临悼祭,深感遗憾。请代为上香,并向肖夫人尊前致意,敬请节哀。景尧先生的友情,永志不忘。由衷相信,上海师大的同仁将继承景尧先生的遗愿,将他的未竟事业推向高峰。
    顺颂
夏安!
                          
天津师范大学院  
                                    王晓平
四川大学曹顺庆唁电
惊悉孙景尧教授逝世,深感悲痛!孙景尧教授是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的作者,是上海师大比较文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创始人,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逝世是中国比较文学界的一个巨大损失!作为他多年的好友,谨在此表示我深深的哀悼。愿孙景尧教授的学术精神永垂不朽!
                                四川大学曹顺庆
                                2012711
南京大学钱林森唁电
耘华教授,
惊悉景尧辞世,不胜悲痛!我因身体状况欠佳,难以亲临灵堂悼祭,见谅。追悼会上,请你替我代购花圈一只,敬献于景尧灵前,以寄托我最深沉的哀思,并代向孙夫人致哀!
   景尧走了,你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你要节哀,追悼会上,景尧先生的弟子刘阳教授若在场,请代我向景尧遗像三鞠躬!刘阳若不在场,务请耘华代我行之,谢谢!
                                                 钱林森拜
 
北京师范大学李正荣唁电
耘华老师:
        刚刚接到刘洪涛老师的电话,说陈跃红相告孙先生于今日上午病逝,十分悲切!我个人更是悲憾!
        刘洪涛老师正在赶往美国的飞机上,嘱咐我代表我们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向贵院祭送悲伤悼情。谨向孙先生家属及生前同仁好友表示哀悼。我刚刚请示我们文学院院长,与院长商议:孙先生是我们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著名专家教授,对整个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贡献极大,所以,我们先以文学院的名义发送悼文。
李正荣 
北京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饶子唁电
惊闻孙景尧教授仙逝,深感突然和悲痛!孙景尧教授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和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他的逝世是中国学界、特别是中国比较文学界的一个损失!作为他的学界好友,谨在此表示我深深的哀悼。愿孙景尧教授的学术精神永存!
                                暨南大学
                                2012711
吉林大学胡铁生唁电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
      
惊悉孙景尧先生因病辞世,作为比较文学学界的同仁,我向孙景尧先生深表哀悼!
      
孙景尧先生我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由于我家中也有近90岁的父母双亲需要我来照顾,因而无法前去吊唁,深表遗憾!
                             
吉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胡铁生
                                            2012711 
于吉林学
 
北京师范大学刘象愚唁电
耘华教授:
        惊闻孙景尧先生辞世,不胜悲痛! 孙景尧先生是中国比较文学事业振兴的开拓者之一,他的贡献自当为后人铭记。谨以个人名义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向家属表示真挚的慰问!
北京师范大学
刘象愚
北京师范大学刘洪涛唁电
耘华老师:
您好!
    惊闻景尧先生仙逝,深感悲痛!谨致悼念之情,并请您向其家属转达我的深切的慰问!景尧先生是中国比较文学界德高望重的领袖级人物,为中国比较文学事业披荆斩棘,贡献卓著。他的去世,是中国比较文学界的重大损失。希望我等晚辈,能够化悲痛为例,继续为中国比较文学事业奋斗!景尧先生千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刘洪涛
 :
耘华兄:
     我最先得知景尧先生去世,是10日下午陈跃红老师转告。当时我正在机场等候去美国的航班。我现任师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本该在第一时间代表本所发唁电,但因为当时没有办法这样做,就委托我所的李正荣老师,以北师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的名义,向贵校发去唁电;并随即电告了刘象愚老师。现在我已经在美国,823才能回国。无法参加孙先生的告别仪式,深感遗憾。烦请您将我个人的上述唁电收录,以寄托哀思。此告。
 
兄最近要操办各种相关事务,一定异常忙乱。望注意身体,多多保重!
刘洪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叶舒宪唁电
耘华兄:
惊悉景尧先生仙逝,我在飞往甘肃的机场,发短信拜托跃红兄代为呈上挽联等。
于今回京日方上网,得知追悼会昨日举行,未及送行礼仪,深表歉意。
    景尧先生作为新中国比较文学复兴事业的创始人之一,贡献卓著,风范长存!
如有追悼文集等编撰计划,还请示下为盼。
叶舒宪拜上
 
华东师大学蒋向艳唁电
老师:
    
您好!
    
我是华东师大对外汉语学院蒋向艳,朱静老师的学生。今天和朱老师一起为孙景尧教授送行。11日收到比较文学学会转发来的讣告邮件,一时难以相信这个噩耗;直到今天,在殡仪馆亲眼见到孙老师最后一面,还是不能相信,孙老师就这么走了,离开我们了。我是2005年从复旦中文系博士毕业的,当时孙老师是我们的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之一,对我们的论文都有很好的指导意见。虽然平时跟孙老师接触不多,但仅有的几次接触,足以明白孙老师为人正直,做学问扎实、严谨,为人师表,是我们当老师的好榜样。如今他这么匆匆地离开我们,实在是我们的损失!

   
惟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祝安
蒋向艳
华东师大对外汉语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谢天振唁电
上海师范大学孙景尧教授治丧委员会:
惊悉孙景尧教授于2012710日凌晨不幸因病去世,我谨代表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和我个人,向贵校比较文学重点学科全体同仁,并向孙景尧教授的家属,表示沉痛的哀悼和诚挚的慰问!
孙景尧教授是我国杰出的比较文学理论家和比较文学教学家,是新时期中国大陆比较文学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他与卢康华教授合作撰写的《比较文学导论》为比较文学在新时期中国大陆的重新崛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一系列学术论著和学术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比较文学事业的深入、快速发展,他数十年来孜孜不倦的教学与研究更是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和教学事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孙景尧教授必将在中国当代比较文学史上留下光辉夺目的一页!
安息吧,孙景尧教授!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
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
 谢天振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