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德于春芝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78479258
本馆由[ klzhx ]创建于2013年04月04日

我记忆中的哥哥

发布时间:2017-02-16 00:03:24      发布人: klzhx

1993年春节,我曾接到哥哥给我打的电话,他的声音是那么宏亮,情绪是那么激昂,言词是那么亲切。我感到他多年的糖尿病、高血压,在嫂子细心的关照下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体力精力都有了较大的恢复。我们兄妹情感一直非常好,我为他的健康而高兴,互致了祝福。还请他考虑再相聚的时间和地点。但是2月16日突然接我嫂子来自辽宁兴城疗养院的电话,告诉我哥哥洗澡时不幸逝世的噩耗,简直把我的心都撕碎了。我连忙乘火车奔去与再也呼唤不醒的哥哥见了最后一面而永诀。

哥哥的离去给我们——嫂子、姐姐和我是重大打击,给儿孙辈都带来无限的悲痛。在他逝去的多年里,我们以互勉互助来缅怀他。现就我所记得有关哥哥的事追记如下:

一、哥哥是位全身心献给石油建设事业的人。他自西北工学院肄业到玉门油矿后,毕生在石油开采尖兵——测井、钻井的前线工作。无论狂风暴雨、严冬雪雹、酷暑暴日下,他都和工人们一起战斗在第一线,还要学习钻研先进科学技术以攻克一个个难关。艰苦困难的条件,锻炼了他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但也损害了健康的身体。记得他刚退休不久,和嫂子同来我家。我带他去看望他读医专的老同学张令珝教授。老同学见面非常高兴,关切地要给我哥作一全面检查。经过各种检查证实哥患有胃肠炎、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高血压、陈旧性骨外伤、眼底动脉硬化、白内障等七种疾病。认为他是几十年野外工作,放松了自身应有的保健所致。但是,据嫂子说他从未叫过一声苦痛,总是满腔热情、专心致志地投身于工作。在玉门、在大庆我探亲时,常见他上下班都是早出晚归,回来常是满身满脸溅着泥浆、油泥。进家第一件事就是清洗。虽然疲惫,但总是兴致勃勃地谈起他们一天工作的成效,为他从理论和实践上找到方法,克服困难所取得的胜利而喜悦。他长期和我们在相距遥远的地方,很少有机会相见,只有两地通信,而且信多是和他一起工作的嫂子抽空写,偶尔他写封信,其中多是谈他测井、钻探工作的进展,他的喜怒哀乐多和他的事业紧紧地联在一起。我的老伴看信后常说:“你哥的心里只有工作,缺少生活乐趣的语言。”见面时也是谈起家事、生活言语甚少,而谈起石油则有说不尽的话题。

记得六十年代末有一年寒假,我到大庆创业村看望父母和哥嫂一家,哥哥星期天带我乘矿区交通车游览——一望无际的荒原上有没有融化的冰雪、冰冻的大水泡子(小湖)。在刺骨的寒风中矗立着井架。他兴奋的双眼炯炯发光地向我详细介绍着自大庆上马以后如何创业、打井、出油的发展,多少号井在哪,出油多少等等,如何戳破外国人说咱们中国无油的谎话!她还带我到地质馆参观,从头到尾地给我这个外行作详细讲解。当时参观的人很多,有许多其他油田的工程技术人员是专程来大庆参加有关会议后参观的。尽管哥哥在小声给我讲解,但却被有心人发现了,放弃听讲解员的根据解说词的讲解,过来跟我一起听这位老同志的介绍,因为他们发现他讲得清楚,如原理、原则、翔实的过程和数据,引起内行人的重视和兴趣。结果,出现好多人围住他提出一些讲解员无法解答的专业问题,哥哥一一细心讲解,使参观的专业人员感到非常满意,交谈中知道我哥的姓名方知是测井专业的前辈,得到鼓掌和道谢。使我很感动。

另外,我知道在“文革”中,单位领导被审查时,哥哥得一面接受审查,一面还得抓业务,因为业务工作离不开他,他还要作攻关项目。他带石油学校的学生实习,讲解内容和方法好,学生实习结束离开时,说他是“石油的活字典”,这说明他敬业的专注精神!

退休后我们兄妹到我哥的二儿子兰刚工作的石油地质勘探研究院聚会,听来访我哥的领导说:我哥是他们专业行当里的老前辈,他曾是大庆油田及黑龙江省科学大会的特邀代表。后来,在哥逝世的悼文和来自各油田的唁电中也可证实这一点。哥哥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平是令我们非常钦佩的。他不愧是继承父亲品德的好接班人。

二、哥哥所以能在事业上为石油建设作出贡献,和他生性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寻根究底的钻研精神有关。我想起从妈妈那里听到的有关故事。

(一)哥哥还没上小学前,妈妈一次外出买东西,把哥一人锁在家里,回来后发现挂在墙上的闹钟竟停摆了,等妈仔细检查时才发现里面的零件全散了,问哥才知是他站在凳子上把它取下来,用螺丝刀打开把摆弄坏了,听妈回来就乱塞进去挂上的。这事让妈大怒打了哥的屁股,一气之下把闹钟扔进垃圾箱里。哥哥哭着到垃圾箱里去捡,可那细小的零件怎么能都找到呢?后来,哥哥上了小学,仍对钟表情有独钟,在兰州曾蒙在被子里用手电筒取亮还拆过一块父亲的怀表,这事也惹妈生气,狠狠训斥了一顿。妈妈给我们讲时,后悔地说,当时她只觉得哥哥不懂事,挺贵的闹钟故意整坏了,太可恶!但是,仔细想想孩子准是想弄明白表为什么总是嘀嗒嘀嗒地响,到点就报时?好奇心本是孩子的天性,可当时为什么自己就这么简单粗暴地去扼杀它?我不止一次听妈对这件事而深深自责。我想哥哥后来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和他对机电产品的使用与维修技能的天赋是分不开的。

(二)哥哥天性勇敢。听妈说,哥哥是早产儿,先天不足,怎么喂也长不胖,但机灵好动,相当调皮。七、八岁时在冰上玩爬犁(雪撬),别的孩子都坐在上面用火筷子扎地滑,可他却偏是站在爬犁上象骑马拉缰绳那样充“英雄”,从高坡上往下滑。一次不小心摔了个后脑着地,昏迷不醒,后脑勺鼓起一个大血包。这可把妈吓坏了,立刻请医生治疗。我想哥哥从小这种勇敢的精神是以后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执着求索的基因。太可贵了!

三、哥哥是我们兄妹中最早有革命觉悟的人

(一)早在他十岁左右,就按父亲的要求在火车站上搜捡日本兵扔下的家信、报纸和地图等反映日本军心、情报的东西。跟父亲和伯叔到飞机场附近以放风筝掩护拍摄照片,送军事情报等事。

(二)他十二、三岁在西安正值“双十二”事变前后,以卖报方式宣传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到兰州后和一姓樊的姐姐参加演抗日话剧《放下你的鞭子》,他演老头;在抗敌话剧团《突击》中演抗日儿童“福生”;带我们姐妹三人在抗日军民春节联欢会上演唱《松花江上》等歌。激起全场观众思乡、抗日的悲痛情绪。有人抱头失声痛哭,有人高喊抗日口号。

(三)解放前一年,他在西安买了一些无线电器零件,自装了一台收音机,每晚收听新华社新闻广播。在学校向同学们传播;到玉门油矿向周围工人们传播。在玉门油矿解放前夕,参加矿场职工护矿斗争。

以哥哥的上述进步表现,理应早被组织吸收入党,但是他一直在野外作业,频繁调动,加上一个个政治运动的关系,到1980年才被党组织正式批准入党,在他面前,我和姐姐比他后进得多,却比他早廿多年都入了党,我们颇感自愧。但对这不公,他从来没有显露过一点点不满,反而对我们很尊重。使我深感哥哥严于律已,对党信任的品德。

四、哥哥是位对父母长辈最尽孝道的人。

(一)哥哥对爸妈一直由衷尊敬孝顺。有件事我永难忘。就是1938年哥哥小学毕业,刚上初中。爸爸出差到河西一带,妈妈因妹妹患腥红热、白喉病重夭折,接着是我又患同样的病,姐姐小儿麻痹后遗症严重。时常带我们躲日寇飞机的轰炸,妈妈伤心劳累过度而大出血,卧床难起。十四岁的哥哥不得不担负起全部家务的重担。他不愿耽误上学,每天跑步上学、放学,买菜、做饭、洗衣服真是忙碌不堪。每天忙完家务已经很晚,老师布置的作业就作不完或来不及作,有一次他洗一大盆衣服,边洗边掉泪,妈妈奇怪地盘问半天,才知道哥哥的手被老师打得又红又肿。妈妈问他为什么不把家里的困难告诉老师?他说:“妈妈病成这样,我盼妈妈快好,什么事我都应该作!告诉老师干啥?”妈妈感动得把哥哥紧紧抱住痛哭不已,当时我们姐妹也都哭了起来。因此,妈妈下决心让哥哥休了学。哥哥那么小就为妈妈和我们作出了牺牲。但他无怨无悔,从不提及。

(二)哥哥看妈妈为我们全家人缝补衣服太辛苦,由西北工学院回家时,用他上大学前在公路局工作时的积蓄,买了一架缝纫机带回去。妈妈用它不仅给我们全家人做很多衣服,而且还帮别人做了许多衣服。在我结婚后,孩子多工作忙,手针作衣困难时,妈和哥嫂毅然决定把缝纫机转送给了我。至今仍留在兰州我的家中,那不仅是哥哥孝敬妈妈,也是哥嫂关爱我的见证。

(三)抗战最艰苦的年代,爸爸在张掖中学教书,薪水很低。而且常不能按月发放,物价飞涨,家庭生活拮据。哥哥上中学假期回家帮妈妈酿葡萄酒,买酒瓶作商标,还以他所学的化学知识试作肥皂、钢笔水、墨汁等卖,以添补家用。他还利用天然的野生沙枣花提炼香精,自己动手用铁皮做蒸馏器。我很钦佩他,最听他指使。虽然实验未取得成功,但是最美好的理想使我们很快活。

(四)“文革”期间,爸妈住在大庆哥嫂的“干打垒”土房里。我去大庆探望爸妈时,看见哥哥工作忙碌一天后,不论回家有多晚,总是先进爸妈的小屋,边洗漱边唠嗑,吃完了饭才回嫂子那边去。我原以为是因为我回去才这样的,后来听妈说,当时因为“左”的路线掌权,还在审查我爸是不是“苏修特务”,哥哥明知道是颠倒是非,对爸是冤枉和侮辱,他希望爸妈能挺得住,不苦恼,常常给予两位老人一些劝慰和温暖,也表明他永远和爸妈在一起的心。使我非常感动。

(五)爸妈去世期间,尽管哥哥尽到了孝心,但在二老离去之后,他痛苦地对姐姐和我说:“你们都知道孝敬老人,我和你们比就不如,从未请过假专门到北京多和爸妈住几天,给爸妈带去些安慰!”其实,我们很理解他,他是以更高的标准责难自己。他像爸爸一样把工作看得比家庭更重。

五、哥哥是位极富感情的人,又非常热爱生活。

(一)他心地特别善良。不仅对自己的爸妈孝敬,而且对岳父母及内弟们,同样也很尊敬和热情帮助。他对儿女要求严,但也对甥女们十分关爱,对孙辈更是如此。

(二)哥哥多才多艺。

 1.他很小就识简谱,后来教会了我,我会的很多抗日歌曲和外国歌曲多是由他教给的。我们退休以后,哥嫂回到兰州,聚在一起总是歌声不断。和孙慕周叔叔的儿女相聚,我们儿时都会唱的歌曲录进磁带保存,有一次在北京姐姐家,姐姐同我和西北师院附中两位校友相聚,四位如今已是作妈妈的人一起唱起半个世纪前合唱过的歌,有些是抗日的歌,哥哥在院子里边听,边落泪,使他感慨万分。

2.哥哥喜欢画画。他画过许多美丽的风景画,其中包括他根据记忆对东北老家“林海雪原”的风景,表达思乡之情。记得曾在家里墙上挂过几年。他画过一本校园的写生画,还有人物素描,栩栩如生,很有立体感,我最爱翻看。特别是他退休后每次外出旅游也都有写生稿,令人爱不释手。

3.哥哥退休后也闲不住,制作了几种乐器,修理了各种电器、机械用品,给我修过表、相机、收音机、清洗过电视机等。他走到哪就帮人作好事,他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大好人!

张贵龄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