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品三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76885685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6月01日

晋中党组织创始人之一——赵品三

发布时间:2012-04-26 15:14:23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晋中党组织创始人之一——赵品三 文章来源:晋中日报  时间:2011-6-7 9:42:25   赵品三(1904—1973),名振鑫,字品三,榆次县西郝村人。中共早期党员,晋中党组织创始人之一。 1915年,赵品三随父到太原读私塾。1918年,就读于阳曲县第一高级小学。1922年,考入太谷铭贤中学。期间,他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逐渐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1925年,由该校中共地下党员张惟琛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同时入党的郝金和组成晋中第一个中共党小组——中共铭贤中学小组,为省内最早的党小组之一。担任小组领导工作后,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与进步学生组织“书报流通社”向学生介绍进步书籍,并主编了《国民党与共产党》一书和《锐锋》期刊。随着形势的发展,他又赴省城参加了西北革命同盟会。回校后,组织了同盟分会,并以跨党的形式,在铭贤中学公开成立了左派国民党支部,吸收进步学生加入国民党。到1927年春,铭贤学校的左派国民党党员达到70多名,形成领导学生运动的中坚力量。   四·一二政变后,赵品三被国民党当局通缉追捕,遂南下武汉寻找党的关系。1928年春,辗转和中共上海党组织取得联系,奉党指示,到国民党岳维峻部队从事兵运工作,仅一年时间便发展中共党员70多人,并在15个连队建立了中共党支部。同年12月14日,在程子华的直接指挥下,赵品三等成功地组织了“大冶兵暴”。起义部队与红五纵队胜利会合后,赵品三任五纵队十六大队政委和红三军团直属党委书记。   1931年,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在瑞金成立,赵品三任红军学校俱乐部主任,主持设计了中国工农红军军服。次年又主持成立了红军八一剧社,成为苏区话剧运动的开拓者、领导者和实践者之一。他除担任领导工作外,还兼任编剧和演员,由于在大型话剧《我——红军》中的出色表演,被誉为“全苏区的明星”之一,受到中央负责同志的表扬,毛泽东还招待他与剧组人员一起进餐。   1934年,红军长征转移,赵品三因患痢疾未能随行,留苏区任中央苏维埃政府教育部艺术局局长兼工农剧社总社社长,和剧社人员一起编演了《游击》、《我们的队伍来了》等话剧。1935年,局势恶化,赵品三离开苏区,历经艰难,于1937年到达延安,任西北青年救国会军事部长兼西北抗日剧社总社长,首次将鲁迅的名著《阿Q正 传》搬上舞台,轰动了延安。在剧中,他扮演阿Q,并被韦尔斯写入《续西行漫记》中。1941年,赵品三任中央军委秘书厅副秘书长,成功地主持了中央军委各机关和所属单位的精兵简政工作。1944年,入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他随大军奔赴东北,怀着对党的满腔热情,积极为党工作,任东北铁路管理局经理部部长兼秘书长、东北军区兵工学校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公安部政治保卫局副局长、北京航空工业学校校长兼南苑二一一厂厂长、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干部局局长、中国革命博物馆副馆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赵品三一生刚正不阿,对党忠贞不渝,襟怀坦荡,在“文化大革命”中冒险保护了不少受难的老干部、老战友,为他们证明历史和党籍。(杨美红 孟学亮)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