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忆父亲(一)(张鹏生)
父亲是2006年7月25日去世的。今年是他老人家去世后的第三个清明节。因不能亲自回家给他老人家扫墓,思念中想起了这些往事。
父亲出生于1932年2月16日(农历),因家境贫寒和生活的艰辛,祖父与祖母经常吵架,还在祖母(马氏,娘家是洪湖市沙洲村马家墩)怀着父亲只有几个月的时候,祖父就寻短路离开了人间。于是,祖母怀着父亲离开老家潘家湾(今洪湖市老湾乡丰垸村),来到了我们现在居住的老洲村(洪湖市龙口镇)。
祖母开始在一家姓王的人家(这家人的后人叫王怀堂,是老洲村二队,住在老潭子边的堤上),靠做短工、给人洗衣度日。父亲从出生的这一天起,就没有见过他自己的父亲。
据祖母说,父亲还有个姐姐,因养不活送人了。这位姑妈(我们称姑妈)后来在湖北省崇阳县鹿门公社(镇),鹿门大队(村)成了家。她有个孙子叫胡望斌,2008年还来过洪湖,张征与他见过面。
父亲出世以后,得到了王姓人家的关照。后来人家还要求让父亲改姓王,遭到了祖母的拒绝。
此后,祖母就带着父亲在老洲村多家人家靠做短工度日。据祖母说,他们还在刘公道家住过,在刘逢和家住过,在吕宗树家也住过。也在这些家里做过短工。
当父亲只有几岁的时候,就给有钱人家(地主)放牛。他与祖母娘俩相依为命,父亲有时在放牛时带回几只莲藕,总是在路上就给祖母后再骑牛回地主家。
父亲从小很聪明,见到别人家孩子上学,他就跟着学。记得父亲跟我讲过他在刘少堂(地主)家看别的孩子学珠算,没多久,别人不会时他却学会了,他能理解珠算口决的真正含义。也正因为父亲聪明,后来就成了村里能写会算的人。
1949年,父亲17岁时,全国解放了。父亲因苦大仇深,人又聪明,虽然是单家独姓在老洲村,也得到了村民和上级的认可,一直被重视。后来还当上了村里的大队长和会计。
1955年,父亲23岁,母亲就嫁给了他,当时母亲只有18岁。1956年7月,我就来到了这个世界。
张鹏生2009年4月2日星期四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