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新闻工作者邓拓
刻苦读书 向往革命
7岁时,邓拓入闽侯县立第一小学读书,1925年入三牧坊中学(福州一中前身),开始阅读家中藏书,并常往乌山图书馆看书。1926年后,又转入福建省立第一高级中学普通科,阅读了大量文史书籍。此外,他还经常阅读《天演论》、《新青年》、《新潮》、《中国青年》和马克思主义著作等,接受了许多进步思想。1928年,与傅衣凌等人组织“野草社”,出版自刻自印刊物《野草》,他还在福州《国民日报》上发表时事评论文章。
1929年高中毕业,考入上海光华大学,攻读社会经济学与英文。1930年初,“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简称社联)在上海成立,这是共产党秘密领导的组织,宣扬“以马克思主义的现点分析中国革命及国际的政治经济,促进中国革命”。邓拓加入“社联”,并积极活动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进步很快。同年冬,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秋,因革命工作需要,他转学到上海法政学院经济系。在学校里,他一面读书,一面从事左翼文化活动,先后担任中共上海法南区委宣传部长和南市工委书记等职,秘密参与工人运动。他曾经被捕,坚贞不屈,保守秘密。他在狱中诗集《南冠草》一诗中写道:“世上春光几度红,流泉地下听鸣虫。血花照眼心生石,磷火窥魂梦自空。生死浮云浑一笑,人天义恨两无穷。收来病骨归闽苑,莫对清江看冷枫。”表达了他对革命的信心和忠诚。1933年9月,由其父托人将他保释出狱,回到家乡福州。
1934年秋,邓拓赴开封,入河南大学历史系旁听续学。1935年至1937年,邓拓以邓云特的笔名先后在《新世纪》、《时代论坛》、《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等刊物上发表多篇经济、历史学问题的论文,如《中国社会经济长期停滞的考察》、《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奴隶制问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过程》等,对中国奴隶社会的存在及分期问题,对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原因,对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近代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