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红烛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36058
本馆由[ 太阳之王 ]创建于2010年02月26日

最伟大的“谢幕”——追记长丰县造甲乡冯巷小学老师冯荣传3

发布时间:2010-03-12 21:11:27      发布人: 太阳之王
三、留憾——“我退休后就专心辅导我自己的两个孙子上学。”

    冯荣传不止一次地设想过他的退休生活。邻居冯先和说,“冯老师的奉献精神,许多人一生也学不完。” 尽管都不愿意回忆那让人悲伤的一幕,但冯荣传倒在讲台前的那一瞬间,已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中,成了挥不掉的记忆。2007年11月15日上午11时10分,还有5分钟就要放学了,正在四年级上语文课的冯荣传还在黑板上写字,20多个孩子在认真看着。“突然冯老师向侧面的墙壁后退了几步,好像要靠一下墙角,但是没等他靠上,就倒在靠近讲台的窗户边。”当时的情形,孩子们依然清晰地记得。同学们惊叫着,老师们闻声赶过来,呼喊着,可冯荣传却再也没有醒来。

    那天冯宗跃在家,听到消息后他跑到学校,抱着倒在讲台前的冯荣传一遍又一遍地喊着“爸爸、爸爸”,可是,“爸爸再也没有答应过我一声了!”作为儿子,冯宗跃说,父亲生前总是以工作为主,一天到晚都在学校忙着,他对此非常想不通,也不止一次地埋怨过父亲。父亲的去世让他明白了许多,“像爸爸那样做人。”冯宗跃是这样怀念自己的爸爸。“其实,爸爸很爱自己的两个小孙子,他常说,等我退休了,就把时间都给我自己的孙子,我带他们上课,给他们烧饭,辅导作业。”冯宗跃现在一点也不怪爸爸了,他知道,爸爸心里装着的是学校更多的孩子。 

    “那天我正在做午饭,听到冯老师不行了,我赶紧跑到学校,看到冯老师坐在讲台上,已经说不出话了,大冬天的,我想冯老师坐在水泥地上多冷啊,就把自己身上穿的褂子脱下来给他盖在身上。”60岁的程勋凤是冯荣传的邻居,儿女都出门打工,他一个人在家带着6岁的孙子。从孩子入学那天起,每天早晨,冯荣传手牵手地把孩子带到学校,晚上放学再把孩子送回家。说起那天的情景,老人唏嘘不已。
 
    那天,放学的时间早就过了,孩子们拥在走廊里,痛哭着,任凭老师们怎样劝,谁也不愿意离开。村民崔群告诉采访的记者:“冯老师人好,现在去看望、祭拜他的人很多,学校的,外面的,一直没断过。那些学生看他的照片就哭。”十几年前,崔群家的牛死了,是冯荣传主动拿出400元钱资助他买了牛,而那时,冯荣传家那间破草房倒了,他自己是住在猪圈里。在村里,哪家有困难,谁家有了纠纷,乐于助人的冯荣传都会主动帮助、调解。说起冯老师,乡邻徐先和感叹地说,他一生留德,在乡邻心目中留下了一个高大的身影,“他的奉献精神,许多人一生也学不完”。 

    春天来了,油菜花黄了,桃花开了。就像冬天过去春天就要来了一样,平凡和伟大,似乎距离很远,又似乎没有距离。冯荣传活着的时候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一直到生命的结束,都没有离开那小小的讲台。他用他30多年人生足迹和独特的“谢幕”,告诉人们有时平凡也很伟大。也许,在中国的农村,这样平凡的教师还有无数;也许,以一颗纯粹的心纯粹地生活过,也是一种幸福。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