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 上初中
1954年夏,我妈从高小毕业后,又被班主任引领着到县里考初中。当时的办学条件比较差,一个县里只有一所初中,就是苍中。报考者众,而录取者少。在我妈所在的班,四十多个人中只有我妈和吴景云考上了。其他学生不是另谋生路就是回家复习,准备来年再考。听说我妈考上了,我姥姥非常高兴,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亲朋好友。亲朋好友们也非常高兴,我二姥爷更是笑得合不拢嘴,逢人便说:“我们赵家出了女状元啦!我们赵家出了女状元啦!”送我妈上学的那天,我姥姥照例迈着蹒跚的小脚一直把我妈送到村口,一边送一边重复着那句曾经说过的话:“好好念吧,学费不用发愁。你就是考到省里,我也要供你。”听了这话,我妈照例非常感动,因为她知道我姥姥挣钱是多么不容易……
苍中位于县城中心。学校很大,带屋瓦的教室一排连着一排;老师很多,过来过去让人认也认不全;教学条件也较好,除了教室、宿舍以外,还设有会议室、实验室、标本室、图书室等众多辅助设施。办学规模比起南屯村小学来显然又上了一个等级。
从一入学起,我妈就开始驻校。对驻校生活,一开始我妈很不适应,非常想家,想念故乡的母亲和姐妹,为这还偷偷地哭过几回呢。后来在老师和同学的规劝下,才逐渐地适应了,也像其他同学一样,6点起床,10点就寝,过起了严格的集体生活……
初中时代,我妈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早上6点听到学校的钟声,我妈赶紧起床,然后跑到操场上做10分钟的早操,再去上半小时的早自习,吃过早饭,洗濑完以后,于8点准时上课,上午上四节课,下午上两节课,学习科目有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俄语和体育,晚上6点吃晚饭,然后再上两小时晚自习,10点整上床休息,一天的生活就算结束了。从周一至周六天天如此,到了星期天,我妈常去图书馆看书,有时也跟同学们一起到县城礼堂去看电影。在那个时代,能看场电影算是莫大的精神享受了。我妈是那样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看吴老贵渡江传情报,董荐瑞舍身炸碉堡……
从春天到夏天,又从秋天到冬天,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下去了。到了初二上学期,偶然间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我妈的一生。那天上完体育课后,我妈的同窗好友彩霞突然跌倒,躺在地上抽开了风。同学们都吓坏了,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办。作为女孩子,我妈更是吓得厉害,用手捂着眼睛不敢看彩霞那痛苦的模样。不大一会儿,校医陈大夫被人请来了。他凑近彩霞,看了看气色,摸了摸脉,然后操起一根银针,往彩霞人中、合谷等穴位只扎了几下,昏迷不醒的彩霞竟慢慢地睁开了眼睛。我妈站在一旁,不错眼珠地看着这一切,被陈大夫的高超医术惊呆了。一根小小的银针竟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使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起死回生,祖国医学真是太神奇了,做一名医生真是太伟大了。从这一刻起,我妈便立下了志向,将来要当一名医生,像陈大夫那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