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将星杜义德
——走过世纪长河的英雄
作者:郭伟成

序
世纪初的盛夏。北戴河海滨。一个残阳如血的傍晚,一道宽广耀眼的光波,在水面上一闪一闪地跳动着,从海洋的边缘一直延伸到归帆的周围。
海风静止了。海面也渐渐地平静了。帆叶在晚霞中染成通红,仿佛是在无声无息地飘着。迎着归帆,正巧有一组海军的舰艇驶向海洋。无际的沉寂,蔓延开来,逐渐笼罩着整个空间。在大自然的雄浑交合中,一切都归于静默了。只有大海向天空敞开博大的胸怀,等待着火一样热烈的落日。
“喔荷,打胜仗罗!”从海滨,传来一阵有力的呼喊。随风飘向远方。这是一位耄耋长者的长啸。走过世纪的长河,历经岁月的磨难,年届90高龄的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委、兰州军区司令员杜义德坐在轮椅上,张开双臂,向着渐渐平静的大海,发出这舒心的呐喊。这是一位曾经指挥过千军万马、征战南北的老英雄的长啸。一位走过世纪长河的英雄,迎接新世纪的呐喊。
刹时间,渐趋平静的海洋仿佛颤栗了。回应着将军的长啸,海水沿着海滨,堆卷起无数的水波、雪浪,宛如千军万马战犹酣。远去的海军舰艇,拉起一声长长的汽笛,好像是在回应着老政委。
在一个过去的时代,在悠悠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人民革命战争中,出现过杜义德这样一批前无古人的真正英雄。他们活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以钢铁般的意志,展示了人类在精神理想和意志力的支配下所能发挥出的巨大动力;他们播扬过烈烈扬扬的生命意志,普及过“革命”与“造反”的政治逻辑,创造过人类历史上无数个奇迹;他们不仅是思考过了、而且是用武器批判了哲学、历史及生命的存在方式;从黑暗、混乱、血腥的挤压中,铸造了前无古人的人生风范。现在,即便是当年的宏谋远图已经成为历史的记载,壮烈的鏖战不见了,历史的诗情也不在了,他们的人生风范、他们的英雄精神却仍然在天地间荡漾着,所以才会有那感天动地的长啸。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大军事家、大哲学家毛泽东曾经精辟地指出:“战争——这个人类自相残杀的怪物,人类历史的发展总有一天要把它消灭。”
翻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战争。秦王灭六国、统一七国的战争,陈胜、吴广推翻秦王朝的战争,楚汉争霸,三国称雄,历次改朝换代,以及近代以来的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军阀混战等等,直到国、共两党军队的战争。其间,既有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的工农武装割据,又有抗击法西斯外来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直到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一切内外压迫的革命战争,才使中华民族摆脱了战争。
时世出英雄,英雄造时世。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中国革命战争的光荣历史造就了成千上万的革命英雄,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和中国历史的荣耀。我们人民中国的开国将军群体,是当时世界上年纪最轻的将军群体。10位元帅、10位大将、数十位上将、百余名中将和千余位少将,他们每一个人的经历,都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革命、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他们是历史长河中一群闪耀的将星,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辉煌,也是世界文明史的辉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的将军群,像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的将军群一样,经历过那么漫长残酷的战争磨砺,那么种类繁多的战争形式,那么错综复杂的斗争局面,那么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以及他们所创造的那么辉煌灿烂的伟业丰功。有过这样的英雄群体和这样的百战将星,使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英雄豪杰,统统有如流星一样黯然失色。因此才有了毛泽东名传千古的诗篇:“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杜义德,是那个英雄时代的英雄。因为,他是那场空前的革命战争的亲历者、幸存者和胜利者。他们是千锤百炼的共产党人、真正的革命军人。所以,在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词典中,只有奋斗与牺牲。晚年的杜义德,仍然念念不忘当年开辟大别山解放区的时候,刘邓首长在野战军旅以上干部会议上语重心长地所说的一番话。邓小平政委说:党内“个别人甚至产生右倾思想和违法乱纪现象。这种错误倾向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刘伯承元帅说:“我们共产党员在入党的时候,宣了誓要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当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消灭蒋介石反革命的时候,我们的手不要抖啊。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秤一秤你这个共产党员是否足秤。”可以说,杜义德以自己一生的奋斗来实践了当年刘邓首长的教诲。他们当年为了坚定的信念而出生入死、忍辱负重、虽九死而不悔的壮烈行为;他们在革命胜利后、直到晚年的岁月里,仍然对党和革命事业的一片至诚,继续书写着作为真正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的光辉历史。即使由于自然的法则,在今天社会生活和政治舞台的聚光灯下,人们已经看不见他们,也很少有人会留意到他们这些过去的英雄。但是,在中国摆脱帝国主义欺凌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被奴役的命运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中,杜义德那一代人曾经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却永远昭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是这样记叙杜义德的:
“1927年参加农民协会,1928年参加赤卫军,1929年转入中国工农红军,从此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的革命事业。义德同志先后在徐向前、刘伯承和邓小平等首长的直接领导下工作。特别是长期受到刘、邓首长的培养,使他逐步成长、成熟起来,成为我军一员出色的将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鄂豫皖一至四次反‘围剿’和红四方面军西征到四川,又从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到参加红军长征,直到西路军河西作战。抗战期间,他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冀南反日寇扫荡,与当地军民共同创造了有名的地道战。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刘邓领导下,率六纵首先突破黄河天险,参加鲁西南战役。在完成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任务中,他立了功。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后,他率部进军四川,与杨勇同志共同指挥了大西南的成都战役,随后参加了川南剿匪斗争。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参与指挥了三八线积极防御作战和有名的上甘岭战役。”
杜义德的名字是和中国革命史上这些传奇性的名词联系在一起的。
1955年,杜义德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抗美援朝战争中,又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国旗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喔荷,打胜仗罗!”老人朝向大海,再次象孩子似的从内心里发出长啸。一阵比一阵猛烈的海浪,冲向岸边的沙滩、礁石,卷起一堆又一堆的雪花。海风吹拂着这一行人。老人被大海深深地感染了。他示意身后的年轻人把他扶起来。老人颤巍巍地站在沙滩上,向前伸出双手,展开双臂,像战士一样雄赳赳地跨出了脚步。在他身后,留下了一长串深深的脚印。在鄂豫皖根据地和川陕苏区、在雪山草地、在祁连山下、在太行山上、在冀南平原、在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征途上、在解放大西南的战役中、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在上甘岭、在祖国的万里海疆、在大西北的戈壁滩上、在高高的贺兰山上,在他波澜壮阔的人生道路上,曾经留下过无数个这样深深的脚印。
嘟嘟注:
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2周年的日子,从此日起《嘟嘟的博客》开始陆续连载人物传记《百战将星杜义德》,以纪念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前辈,纪念一个具有80年军龄的人民解放军老将军—杜义德。
杜义德,我的父亲,一个来自于人民、忠实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一生的老军人。杜义德,共和国的战士,人民的将军,军队的英雄,我慈爱的父亲!愿在病榻上与病魔顽强斗争的父亲能听到我们的祝福,愿父亲坚强不息、永不言输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