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一师攻打新集的战斗打响了;王树声团长说:“杜义德带人把装满炸药的棺材搞进敌人城墙下了”,徐向前师长哈哈大笑:“好一个杜义德,让反动派坐棺材!”
1930年4月,党中央决定,在鄂豫皖边区分片活动的红31师、32师、33师统一改编为红军第1军,3个师依次编为第1师、第2师、第3师。徐向前担任副军长兼第1师师长。在改编组建红1师的大会上,杜义德第一次见到了徐向前。那年,杜义德才18岁,徐向前也只有29岁。红军时代的杜义德,是在徐向前的指挥下学会打仗的。
红1师在湖北省黄安县北部的箭厂河整编时,才800多人,5个大队,人均不到一支枪。“独眼龙”、“老套筒”、鸟铳、大刀加梭镖;各种枪械,五花八门。徐向前大手一挥:“眼下我们人不多,枪不齐。但是,我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武装,不是吃现成饭的,我们要在战斗中把自己迅速发展壮大起来!”那时的杜义德,还是红1师4大队的班长。但是,很快就以他的英勇无畏和敢打硬仗而闻名。
6月11日黄昏,红1师集合在二郎店的河滩上,准备攻打京汉铁路南段的杨家寨。午夜时分,杜义德带领尖刀班逼近了杨家寨车站。清冷的夜风里,晃悠着几个敌人的哨兵。杜义德象猫似的,闪身进了大院,朝敌人的营房投去一颗手榴弹,“轰”的一声巨响,炸碎了夜晚的宁静。刹那间,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敌人的鬼哭狼嚎声响成一片。尖刀班顺利地突破了车站敌人的防守。整个战斗不到半个小时就结束了,两个连的守敌被全部歼灭。这一仗,红军缴获了120多支枪,俘虏了数十名敌人。红1师第一次扩编,杜义德也担任了排长。
6月26日,敌郭汝栋部独立旅第1团进至杨平口以南的郑家店,第2旅第4团进至小河溪,准备把红1师围而歼之。红1师党委决定首先在杨平口打伏击,消灭驻扎在花园的国民党军独立旅第1团。
打花园,先要攻新集。新集城下有坚固的工事,敌人防守很严。这也是红1师开始进行的几次攻坚战之一。进攻部队一再被城墙上的守敌打退。徐向前急得亲临前沿指挥。眼看着城墙上敌人的机关枪“咕、咕”乱叫,趴在地上的杜义德,气得把拳头往地上使劲一捶,刚要骂出口,突然被拳头下的细软的泥土吸引住了。“嘿约,怎么没想起这一招呢!”他立即命令全体战士向城墙方向挖地道。原来,那一带的土质松软,很快就挖出了一条地道。杜义德又让人拖上来一口棺材。3团长王树声在后面看到了,心里直纳闷,“这杜义德,搞的什么鬼么。”
这边,杜义德带着战士迅速地把炸药塞进棺材里,装得满满的。他派几个战士在前面拽,他和几个战士在后面推。就这么着,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装满炸药的棺材从地道里送到了城墙下面。“点火!”杜义德一声令下,棺材冲天而起,把城墙炸开了3米多宽的口子。把3团团长王树声乐得合不拢嘴。他高兴地对亲临前沿阵地的徐向前师长说:“你看,杜义德把装满炸药的棺材搞进敌人城墙了。”
徐向前在后面看得真切,哈哈大笑:“好一个杜义德,让反革命坐棺材!”
浓烟里,杜义德已经带领全排冲进了城墙。这时,杜义德觉得肩膀上一阵刺疼,用手一摸,满手的鲜血。一颗子弹已从他的肩膀上穿过。杜义德杀红了眼,顾不上包扎,端起枪楞往前冲,嘴里骂着,“老子叫你打!给我杀!”这一仗,红军大获全胜。杜义德冲上城墙,手举着缴获的新枪,高声喊着:“红军打胜仗罗!”部队象潮水一般地涌进城里。徐向前也认识并打心眼里喜欢上了这个年轻,有计谋又有闯劲的杜义德。
7月流火,红1师冒着酷暑,再次向京汉路出击,一度占领祁家湾车站,并准备趁着蒋、冯、阎军阀混战的机会,进攻京汉路距武汉不远的花园车站。
事先,红1师接到中共应山县委送来的秘密情报,告知从武汉开到花园车站的敌钱大钧部教导师第5团因为情况不明,害怕红军袭击,白天挖壕,夜间坐更,胆战心惊,兵无斗志。红1师立即派出侦察员,查明花园守敌的情况。原来,这部分敌人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军士和下级军官,虽然有步兵营、重机枪营和迫击炮营等等,装备很好,战斗力却并不强。敌人的主要掩体和驻防情况也搞清楚了。徐向前决定趁部队连战连胜、士气正旺,实施对花园守敌的突袭。
7月28日午夜,奔袭的战斗准备一切就绪。想不到,部队从青山口出发以后,还没有走出20里路,就发现后卫不见了。只好停止前进,坐在路旁等待。一直到后卫部队重新赶上来,才继续前进。到达花园车站东南15里的平头山时,天已快亮了。这一来,夜袭已经不可能。趁部队原地休息,徐向前找来地方同志了解敌情,研究作战方案。碰巧,那天夜间花园南、北街头的仓库相继失火,敌人忙乱了一个通宵。打,还是不打?师党委就地召开紧急会议。徐向前冷静地分析了情况,认为袭击敌人的基本条件并没有改变,而且,由于夜间扑火,已经搞得筋疲力尽。于是,徐向前果断地决定继续实施对花园守敌的袭击。
行动开始了。特务大队化装成赶集的农民,先头行进,负责扫除前进路上的敌人岗哨。1团、3团跑步前进,随时准备投入战斗。杜义德带领尖刀班在3团前头,直插花园守敌。距花园镇不到2里路时,徐向前赶到了部队前面,“杜义德,注意隐蔽,准备战斗!”杜义德抬头一看,师长上来了,不禁心头一热。“师长放心,保证打好!”
浅灰色的天空上,晨星已经暗淡、稀疏了。突然,通红通红的太阳冒出了地平线。红军恰在此时冲进了花园镇。敌人刚刚起床,猛的一看,红军象潮水般的涌进来,立即慌作一团。扼守铁路以东的敌重机枪营发现红军后,立即动用街头地堡内的值班机枪封锁红军的进攻。1团主力迅速从两翼迂回,很快解决了重机枪营。不到8点钟,敌人大部分已被歼灭,只有迫击炮营在敌副团长的指挥下,依靠李家祠堂的坚固建筑继续抵抗。3团调集兵力,围攻李家祠堂的时候,杜义德看见徐向前带着参谋和警卫员,冒着密集的弹雨跑上来了。“越是战斗紧张的时候,指挥员越是要到第一线。”徐向前师长常常这样教育指战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杜义德是在战争中学会战争的,但是,却是徐向前把战争的艺术、战略战术教给了杜义德。
看着徐向前跑到离祠堂很近的地方,杜义德捏了一把汗。高个子的徐向前蹲在一座断墙后面,仔细观察敌情;发现祠堂里有不少木结构的建筑,心生一计,立即命令3团长王树声:“用火攻!”王树声指着祠堂对杜义德说:“赶快搞些干柴上去,放上一把火!”杜义德带了几个战士,很快就弄来了一堆柴草,象猫似的,悄悄运到了祠堂边上,一把火烧进了祠堂。杜义德扯起大嗓门就喊上了:“快缴枪!再不投降烧死你们!”果然,不大一会,敌人举枪走出了祠堂。
这一仗,打得干脆利落,3个小时就胜利结束了。红1师消灭了敌人一个整团,打死、打伤和俘虏了敌团长以下官兵1400多人,缴获了重机枪8挺,迫击炮5门,长短枪800多支,红军却没有牺牲一个人。战斗结束了,杜义德顾不上擦去脸上的硝烟,就带着战士们上街宣传、贴标语去了。为了把红军的影响扩大到更远的地方去,他们在一辆火车机车上贴满了标语,找来一个勇敢的火车司机,把机车开足马力后跳下来,让机车轰隆隆地开往武汉去。杜义德想起少年时代在武汉的遭遇,手里握紧了枪,真想一下子打进武汉去。
花园一战,红军第1师威名远扬,震动了武汉和京汉线的敌人,大大鼓舞了铁路沿线鄂豫皖边区的人民。不久,红军又打下了湖北孝感和信阳之间的双桥镇。那时的红军,连整齐的军衣都没有。都是穿着老百姓的衣服,什么颜色的都有。打下双桥镇之后,获得了一大批给养,这才给每人发了一套灰布军衣,整齐了好一阵子。杜义德还在自己的红军帽上缝了一颗红五星。
1930年8月1日,红1师在小河溪隆重纪念了南昌起义3周年,庆祝花园战斗的胜利,并进行了第三次扩编,队伍壮大到3000余人。
“平汉游击五十天,三战三捷三扩编;
红军声势震武汉,革命烽火遍地燃。”
当时,鄂豫皖苏区人民这样赞扬了当年的红1师。一次次的出生入死,一次次的浴血战斗,杜义德也和红1师一样成长起来。
腊月里的大别山区,特别的冷。红军攻打黄安。杜义德所在的连负责攻打南关。由杜义德带着战士们担任尖刀。起先,白军并不把这支穿着五颜六色“军衣”的红军部队放在眼里。几经交锋,敌人才知道,这支红军不好对付,就缩回了黄安城,拉起了吊桥,只等援兵到来。杜义德又带着战士们在南关外修筑了工事,边围城,边打援。坚持了7天,打退了敌人无数次冲锋,阵地前面,敌人尸横遍野。
1930年就在枪炮声中过去了。
1931年,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担任总指挥。杜义德升为红4军3团机枪连长。在南下途中,杜义德带领机枪连打先锋,连续击溃敌人1600余人的围攻,还在新区为红军筹措了白银800余斤,银洋7万多块。这年底,杜义德担任了红3团3营营长。跟着徐向前,冲冲杀杀,出生入死,经历了大大小小几十次战斗。
在创建、“割据”鄂豫皖苏区的战斗中,在鄂豫皖苏区第一至四次反“围剿”中,“尖黄陂杜义德”大显身手,声名远扬,终于锻炼成了一名有勇有谋的红军指挥员。
走出木兰山,跨过大别山,经历了鄂豫皖“割据”和“反围剿”时代那些风风雨雨、枪林弹雨的杜义德,已经不知道世上还有生死的胆怯和跨不过去的沟坎。
1932年冬,红4方面军进军川北,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夏天,红4方面军扩编,杜义德担任了红30军89师政委。
红4方面军扩编后,集中主力进行了仪(陇)南(部)、营(山)渠(县)、宣(汉)达(县)3次进攻战役。杜义德率红89师进至苍溪城郊,威胁敌人不敢探头,有力地配合友邻部队作战,接着在营溪战役中,率部占领敌军据点鼎山场,接连击溃敌军第5混成旅1个团和第3混成旅。击毙敌军团以下千余人,俘敌团长以下2000余人。不久,杜义德再出奇兵,率89师与兄弟部队一起,先击溃土门之敌,再击溃土地堡之敌,然后突然由宣达公路敌人最不注意和最薄弱的防线突破,攻入达县城内,占领“清剿”敌军的指挥机关,敌军大部被歼。这次战役,红军共歼灭敌军6个团,俘虏敌军旅长以下4000余人。
在那工农武装割据的年代,有了枪杆子才能为工农“割据”一方,才能对那个“黑暗到了极点”的社会进行“武器的批判”;才能播扬轰轰烈烈的革命和造反的逻辑。那时候就已经身经百战的杜义德,比在木兰山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了。阶级压迫对于“尖黄陂杜义德”来说,已经不再是个人的体验了。身为共产党员、领兵打仗的杜义德,已经觉悟到,这是在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一个被压迫阶级对另外一个压迫阶级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抗争。
嘟嘟后记:
今天北京的天气非常好,蓝蓝的天空,阳光明媚。我和妈妈来看望爸爸,病房窗外的树木依旧是郁郁葱葱,房内病榻上的老爸显得非常安宁。当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战的军人已入迟暮,但他和他的战友们英勇杀敌的故事仍铭记在我们的心中,远远流传着;老一辈革命军人的忘我奋斗精神,仍激动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特在老爸病房发出此集,以纪念当年智勇双全的杜义德将军,愿爸爸安心休息、早日战胜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