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纯伯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47266183
本馆由[ jackson ]创建于2010年11月14日

院士幼时曾卖五香豆

发布时间:2010-11-14 08:26:22      发布人: jackson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尽管早在1995年就当选中科院院士,78岁的冯纯伯教授却一直强调自己很普通。
    “院士也不能等量齐观,刚逝去的王选是院士中的翘楚,我只不过勤奋一点罢了。”在冯老整洁明亮的客厅里,他一面招呼记者坐下,一面与记者聊开了。

               小时候成绩不好 

    冯纯伯说,他9岁那一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刚上五年级的他随家人奔上了逃亡路。一家人辗转至湖南常德时,盘缠已经用光了。 
    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当了多年老师的父亲只好干起了小买卖——做家乡的五香豆等一些小食品,冯纯伯就用篮子装着这些小食品沿街叫卖。
    直到1939年,在友人的帮助下,一家人才在贵州省铜仁市安定下来,已经荒废了一年多的学业才得以继续,他在国立第三中学附小上六年级。 

    冯老说,尽管父亲是小学老师,但他那时的成绩却不好,父亲从没因此打骂他,只是鼓励他好好读书。 
    父亲当时在上海小学当老师,每逢寒假、暑假才能回家,他和母亲住在金坛外婆家里。 

    “那时候根本没人管我,我又很顽皮,最喜欢爬树摘果子、掏鸟窝,自己用木头刻把刀啊剑的到处挥舞,哪像现在的孩子被管得那么紧啊。” 

               孩子不是逼出来的 

    “那您怎么看现在孩子的教育呢?”记者问道。
    “被管得太死了,无论老师还是家长,中小学还是大学,几乎都用硬灌的方法,把孩子压得太紧,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压不是办法,要采用启发式教育,孩子是逼出来的吗?”

    冯纯伯说,现在很多家长都逼孩子参加这样那样的兴趣班,但那真的是孩子的兴趣吗? 
    他的几个亲戚家里都有琴,都是为孩子买的。有一次他让亲戚的小孩弹钢琴给他听,一听就知道没戏,一点乐感都没有。 

     “音乐家不是逼出来的。”冯纯伯说,他上大三那一年,突然对钢琴特别痴迷。
    学校的琴房每天可以给他使用1个小时,他风雨无阻,每天必到,“这是没有任何人逼的,纯粹是兴趣。” 

    父母和老师要能发现孩子的才华和兴趣,音乐、书法这类东西学点不坏,但孩子如果兴趣不在这里,再逼也没有用。“你就说我,就这么点个子,逼我去跳高能跳得出来吗?”父亲希望他学医“我的父亲就从来没有逼过我”,冯纯伯说,父亲本来是希望他长大做一名医生的。“那是父亲在鬼门关走一遭回来后对我的希望”,冯老说,在贵州安定下来后,父亲也重拾教鞭,在三中做起了老师。
    当时,三中有一些激进分子,经常在学校宣传抗日,父亲常帮他们抄一些抗日墙报,结果上了当局的“黑名单”,被抓进了死牢,“险些被杀头”,家人想尽办法才将他保了出来。

    饱尝牢狱之苦后,他希望儿子将来能学医,无论时局怎样变化,医生靠替人看病为生,总会有口饭吃。“但我不愿意”,冯老笑着说,原因很好笑,因为他听人家讲过,学医要了解人身上的经脉、穴位,要背很多东西,他最怕的就是这个。 

                高中出自南师附中 

    “拒绝”了父亲的建议后,他进入了贵阳市国立第十四中学读高中,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前身。在这里,冯纯伯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 
    冯纯伯说,当时十四中非常好,所有教材都是英文原版。十四中的很多老师都是中央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有一位物理老师还是中央大学的讲师,是在他们学校兼职的。 

    他们不但课上得精彩,而且非常严谨、敬业,一丝不苟。
    也许是受这些老师的影响,冯纯伯在当老师时也非常谨慎。他前后带了20届博士生,但弟子只有二十几人,“每年个把个,最多两个”。冯纯伯说,听说一位导师一次招博士要招十个八个,简直是不可思议,“一年这么多,每届博士生3年才能毕业,也就是说导师正常要带几十个博士生。”

                鼓励年轻人创新 

    博士生研究的课题一定要有独创性,但要让一个导师在同一学科里同时想出10个有创造性的问题,是绝对做不到的,“就是爱因斯坦也想不出来”。冯纯伯说,导师都想不出来,靠学生自己要摸到何年何月? 

    现在的年轻人一定要踏实,要有创新的精神,有强烈的上进心,要站得高,看得远,跳出自己的小圈子,站在国际的角度和最前沿的水平相比较,看到别人进步的地方,取长补短。 

    一方面是做人,一方面是做学问,两者都要踏实,要勤奋。只要努力,是大有希望的。  

    冯纯伯院士小档案 

    冯纯伯,自动控制学家。1928年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1953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研究生毕业,1955年被选派赴苏联列宁格勒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958年初提前获得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后回哈工大工作,任电力专业教研室主任,从事电力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1975年6月转入设在南京的第724研究所,从事有关舰用雷达的开发研制工作,1979年6月转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1983年至1991年任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从事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的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工作。1994年当选为俄罗斯联邦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以来,冯纯伯院士主要从事系统辨识及自适应控制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完整的新体系。他首次提出偏差补偿最小二乘辨识方法,以系统辨识及自适应控制研究为题,获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及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近几年来,已培养出博士后6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近50名,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录用的文章已有5篇。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