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老屋的张玉珍,一直希望盖一所结结实实的房子
看过去很普通的几间砖瓦房,是2008年才建起的。村里人说,他们家原先的房子是全村最差的。
在这儿,杨善洲的妻子张玉珍抚养三个女儿成人,为婆婆养老送终。过日子点点滴滴的难处,说不尽、道不完。家里盐罐空了,张玉珍和大女儿背起竹箩,走半天进山林,采野果。积满两箩,背到镇上卖,一箩卖得两三元,买盐、买针线。一天母女俩卖野果时遇到镇上一位熟人,这人开玩笑说:“你丈夫在城里当大官,你怎么还卖野果呀?”张玉珍淡然地说:“他当官为国家,又不是为我当。”
抱着“他去工作凭他去”想法的张玉珍,和大女儿一辈子没有离开小山村。张玉珍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100多公里外的保山城。
坚守老屋的张玉珍,一直希望盖一所结结实实的房子,为一家人遮风避雨。
辛劳一辈子,2008年,已是八旬高龄的张玉珍和大女儿一家终于住进了经过翻修的房屋。一口低矮木柜,尽管长着白白的霉斑,却仍是老两口屋里稍微像样些的家具。
翻修老屋家里共花了8万元,杨善洲筹了4万元。这些钱,是老人这几年省吃俭用攒下的。多年来与他一起在施甸大亮山上造林的林场工人们说,这几年老书记的工资一部分用来买药,另一部分就想攒钱给家里盖新房。